最新消息 〉「教學實踐學習精采、多元升等教師發光」教育部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迎向時代,讓教學內容禁得起考驗
2021-5-06

在國立中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暨英語教學所副教授陳玟君開設的「國際媒體英文」課堂上,來自外文、大眾傳播、政治和心理系的學生們戴上口罩,以流利的英文,分別扮演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疾管署署長周志浩、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及教育部長潘文忠等政府官員,與來自國內外的重要媒體交流,模擬一場「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國際記者會。

這場模擬記者會的事前準備,一點也不馬虎。學生們必須先大量閱讀、分析新聞資料,除了了解新冠肺炎在各國蔓延及政府應對狀況,還要深入研究自身扮演官員或媒體角色特質。融會貫通後,再以英文撰寫講稿,在兩位新聞界業師共同帶領下,完成這一場模擬記者會。

這樣的創新、跨界教學,對老師是很大的挑戰。除了沒有教科書,為了維持學生的參與度及互動性,需要使用大量、多樣的科技工具及平台整合,也必須聯合業師共同教學。但效益是,能在短時間內強化學生的英文能力,更明顯提高學生的媒體素養、新聞知識及國際觀,可以說完美體現了教育部「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中,希望透過改變教學現場,提升學習成效的目的。

目前擔任「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總主持人、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黃俊儒表示,大學向來重研究、輕教學,導致學生投入職場後,發現所學不是跟不上業界腳步,就是過於理想化、無法落實運用,形成學用落差。加上現在知識賞味期愈來愈短,短短幾年技術就改朝換代,早已不是過去一套教學方法走天下的時代。

以黃俊儒長期投注心力的科學傳播、公眾科學領域為例,過去僅有台視、中視和華視等老三台時,播放時數極少的科學相關節目,是一般大眾獲取科學知識的主要管道。然而隨著媒體解禁、進入網路時代,學生在進入學校前,就能透過多元管道獲得各種正確或不正確的科學資訊。如果學校的教學方法沒有與時俱進,不僅難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無法教導學生判斷、分析他們從不同管道學到的內容。

為了平衡教學和研究,教育部從一○六學年度起,規劃推動「大學校院教師教學研究支持系統方案」,希望透過「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藉由經費補助,鼓勵教師設計各種創新教案或引入教具、科技媒體運用,透過課堂實踐,藉此提高教學的重要性,落實大學教學創新與培育人才任務。

專案辦公室在全台北、中、南、東部共設置五個基地,不定期舉辦各類工作坊,讓更多老師觀摩不同教學手法,並讓熱中教學的老師學習計畫書、論文的撰寫方法。而每年八月舉辦的成果發表會,則從當年度一千多件獲得補助的計畫案中,針對研究設計、課程規劃、資料蒐集及成效評估等面向,選出約百件績優計畫案。每一案的計畫主持人都納入多元升等審查人才庫,讓他們散到各個教學現場,帶起改變的力量。

透過這項計畫,大幅改變了大學的生態。不像學術發表有明確的指標衡量,重視教學的老師,以往較難獲得升等機會。但透過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正好可以協助學校對教學形成客觀的標準,獲選的績優計畫更可視同專業研究成果,成為教師評鑑的依據。等於是透過制度化讓學校重視教學,激勵老師們繼續前進,投入教學實踐研究。 

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審查共分為十二類科,包含通識(含體育)、教育、人文藝術及設計、商業及管理、社會(含法政)、工程、數理、醫護、生技農科、民生等十學門及大學社會責任(USR)與技術實作兩專案。推動四年以來,計畫案送件量從最初的一年兩千件左右,一路穩定成長到今年的近四千件,平均通過率超過四成,可見整體效應逐漸發酵。

今年,教育部更進一步建立公開發表管道,推動出版《教學實踐研究》期刊,鼓勵老師們把成功的教學內容寫成期刊所要求的格式後投稿。除了擴大教學成果交流,還可將發表的論文作為升等著作送審,不只是對於老師教學能力的肯定,也有助於未來的職涯發展。 

「培養人才是大學很重要的工作,」黃俊儒指出。為了迎接第一批一○八課綱下的學生進入大學,大學端也必須與時俱進,才能銜接並回應高中端的努力。透過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在大學校園內的深耕擴散,系統性地引導老師,將專業研究的精神注入教學中,「讓熱中於教學的老師被看見,大學的人才培育功能被重視,就是臺灣高教圈很棒的改變,」黃俊儒說。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2929488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