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 〉升等教師經驗談
2016-1-07
對於以教學或產學實務見長的教師,多元升等制度的試辦開闢了一條不一定更好走、 卻非常值得嘗試的新路。他們一路走來,如何挺過壓力、踏實準備、終獲榮耀?請看 三位升等成功的教師經驗談。

中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教授喬友慶-雙軌併用,教學不見得比研究容易

喬友慶小檔案
任教:資歷11年(中興9年)
升等:副教授→教授
路徑:教學實務研究型

在教師多元升等的這條路上,我所遇的困難不少。首先,是學校體制的問題。我們學校參與教育部教師多元升等制度試辦,當時院、系尚未訂定相關辦法,幸而在院長支持下推動相關法規,雖然未趕上第一次申請,但第二次申請時法規已趨完善,順利通過。其次,我是技職教育出身,當年考不上高中,五專的同學形形色色,之後出國讀書,一畢業就回來台灣的國立大學教書,當時有人質疑我靠什麼關係進來,各種冷嘲熱諷都有。但是任教以來,也曾獲得過中興大學「傑出青年教師」、「學術研究成果發表獎勵」等肯定。
我在學校教風險管理,對於教師多元升等一事,本來抱著一定不會通過的想法進行。我曾擔任教學資源暨發展中心主任,了解自己希望渺茫,也早已想好以此失敗案例與同學分享創業、風險的概念。當時我附上兩篇教學著作,一篇是SSCI的英文paper,一篇是中文的研究個案,沒想到最後通過審查。
儘管通過申請,但我對5位外審委員的評分內容印象深刻。我拿下4位委員的高分,只有一位給我80分以下的成績,他說看不出我研究的價值。不過我們院長鼓勵我,認為對方沒有從教學的眼光來看,這反而是我們的優勢。
我認為,申請者先不用管評審將如何看待。以我自身經驗為例,從助理教授到教授的升等過程中,一共提了4次,最後一次用教學實務研究的升等方式通過。很多教師的心態認為這是替代方案,但其實應該是研究與教學兩者並重。我的教學教材都是累積的研究,重點是相關佐證資料須提供客觀量化的內容,以供評審參考。
我滿鼓勵教師採教學著作升等,我有3次提研究升等的經驗,和教學升等相比,我發現後者沒有比較容易,但它是一個將過去教書的心路歷程總整理的好契機。
比如我開的風險管理課程,從沒有學生選課,到現在成為學校的必選修,受到許多人肯定,當然,這過程中會聽到很多校方、老師的各種看法,我認為可以先不用受外界影響,專心整理自身教學,這也是一個相當珍貴的反饋與省思。


中華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副教授李之中-準備實務成果報告,多用教學故事輔助

李之中小檔案
任教:17年(中華10年)
升等:助理教授→副教授
路徑:教學實務成果型

過去,研究績效主宰了大學教師的職涯發展,甚至去留。當大學教師受到此壓力時,只好將一切可用資源投入研究,不得不減少在教學、輔導與服務等工作。大學教師即便有心於教學,也無法全心投入,最終形成高等教育的學用落差。
我觀察到,在教學中,只要根據同學起始行為進行教學創新、燃起學習熱情,配合有效教學實施,同學仍能展現令人驚豔的學習表現。
以我開設的甲骨文資料庫管理專業模組課程為例,此模組以培育同學具備至產業界擔任「甲骨文資料庫管理人員」所需的能力,並取得甲骨文資料庫管理專業證照為教學目標。儘管模組課程中的專業職能課程都是選修課,但是每學年仍然吸引了180人次修習,當中約100 人次取得甲骨文資料庫管理證照,學習表現堪稱優異。
根據103年8月的調查結果顯示,曾經接受此一課程輔導取得甲骨文資料庫管理證照,同時工作資歷4 年以下的畢業同學,73%從事與資訊管理學用相關的工作,同時從事學用相關工作的平均月薪為4 萬元,就業表現亮眼。
教師多元升等制度的試辦,讓對教學具有熱情的教師,得以其教學績效進行升等,免除其在教學與研究工作之間的兩難。如果教師的升等需要準備「教學實務成果報告」,我建議教師準備一個符合教學社群與社會期待的教學故事。經由教學故事可賦予升等案件生命力,以此感動外審委員並進而支持送審人的升等案件,佐以能被量化指標檢核的學生學習表現,相信它就是一個滿足教學社群與社會期待的升等。


明新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黃信行-保存每項紀錄,產學合作別中斷

黃信行小檔案
任教:24年
升等:副教授→教授
路徑:技術報告升等型

對於我所在的學校而言,產學導向教學模式,的確較適合教師多元升等。我進入學校後,除了第一年熟悉校務運作,第二年起就跟產業合作,當時初出茅廬經驗不足,但我明白,想走技術領域,一定要累積經驗,不能單有一項成果就拿來當作升等的要件。前前後後的時間加起來,我一共準備10年,每項紀錄我都仔細保存,包含與廠商合作的來往證明、專利,若有技術轉移、經營績效成績更好,教育部要求將之轉化為技術報告,讓內容較為具體,增加價值。提出升等時,資料不能與前一次重複,平時需累積眼光,看清楚產業發展的脈動,不要只集中在技術,否則評審會認為這些是單一技術成果,內容過於薄弱。
不過,技術報告無法在1 年內製作完成,至少要累積5 年以上的成果,追求量多質精。教學的24 年中,我中間曾接下行政工作,讓產學合作中斷,影響技術發展;幸好靠著先前累積的能量,如今回升至原先的程度。我的建議是,產學合作最好不要中斷,以免影響累積的技術能量。
以我的經驗而言,技術報告品質達到標準還是不夠的,有許多報告忘了跟任教科目相符,我很幸運,技術升等一共提了兩次,第一次沒有通過,隔了8 年才提出第二次。我建議有志於此的教師,第一次若失敗也不要放棄,那些基礎都是之後研發能量的關鍵,這不夠成熟的過程,正是最終獲得成功的機會。
有些教師跟產業格格不入,合作一年就中斷,非常可惜,若跟廠商保持良好關係,一年累積一個,十年就有十個,並可藉此開拓產界人脈,將技術合作建立在產學關係上。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3095600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