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 〉涵蓋山海河,大學善盡社會責任
2019-7-08
高雄科技大學

高雄科技大學(以下簡稱高科大)前身是由「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高雄第一科技大學」3校合併成立,學生人數達2萬7千人,規模為全國第二大之大專院校。高科大憑藉著靠山、靠海的特色,積極發展學校與在地的連結,落實社會責任,透過高等教育深耕計畫,高科大充分用運3校合1的龐大資源,扎實地發展出大學社會責任。通過的8件計畫中,高科大結合海洋專才優勢、創新創業精神及應用技能為核心,以服務區域產業聚落和社區發展為目標,並秉持「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和「價值共創」的運作模式,逐步實現地方創生之使命與願景。

山、海、河的計畫

8件USR計畫分別為「木與我的旅行:木料循環經濟推廣與設計」、「建構高雄市友善耕作社區合作社」、「漁鄉關懷與產業競爭力提升計畫」、「海岸地方創生:高雄永安區漁村為例」、「義築桃花源.港都山線人文心風貌營建計畫」、「活力水典寶:受汙染河川再生夥伴計畫」、「樂銀輪轉.輔具行動柑仔店」以及「春燕築巢.地方創生:從新農業出發」。

高科大校長楊慶煜指出,學校因為有校地優勢,USR的場域發揮空間比其他學校更大,在區域發展的過程中,也有更多機會對在地產業、社區文化等議題,投入師生的學研能量。楊慶煜舉例,高雄市永安區為典型海岸漁村,過去有「石斑魚故鄉」之稱,當地目前面臨傳統漁村轉型、海岸帶利用等問題。高科大師生透過「海岸地方創生:永安區漁村為例」計畫,不僅打造當地第一座開放性水域安全教育基地,更推動當地居民取得水域安全教育推廣的證照,有效降低意外的發生。

培養解決問題能力

此外,計畫團隊更強化食漁教育與海岸環境教育推廣,並協助當地建置符合HACCP(食品安全管制系統)的水產品加工廠,從品質端大幅提升漁產品的品質和競爭力,創造自主性和永續性的在地經濟,達成人口回流之地方創生願景並再創地方產業生機。

而「義築桃花源.港都山線人文心風貌營建計畫」則是由營建系的師生組成團隊,利用暑假期間前往位於高雄偏鄉的建山國小,與當地學童和居民建造一個半開放的戶外閱讀空間「建山書屋」。楊慶煜說,建山書屋從設計到施工都由學生主導,而開發階段除了蒐集當地文化資料,也與當地學童、居民一起發想、交流,進而共同執行創作,打造融合當地風格的文化空間。

「USR計畫對於教師和學生都有很大意義!」楊慶煜分享,學生在實際場域所展現學習成果,對老師而言就是最大的教學回饋,而學生透過實作,不僅能學有所用,並加入人本關懷、社會服務與創意實踐之精神,有效強化學生與在地之情感鏈結,是非常有意義的學習。楊慶煜指出,過去課堂規劃的實習課程,多半都經過設計,也會考量學生能力,並預期可能碰到的問題,且受限於課堂時數,學生較難以看見事件的全貌,但USR計畫直接帶學生到場域,除磨練學生面對未知的問題和困難,也考驗及訓練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楊慶煜強調,科技大學培育的學生不僅具有實作能力,也必須訓練其具備創新創意、美感設計與邏輯思維等能力。目前USR已投入一年半的教學實驗,未來會持續推動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老師的教學熱情,讓大學端能成為地方發展的智庫與學研中心,也為在地培育人才。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3157251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