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 〉崑山科技大學-治水、節電、去除空氣異味,落實「綠色責任」大作戰
2020-10-01

2009年八八風災肆虐南臺灣,永康工業區內的汙水處理廠瞬間變成濁水池。鄰近工業區的崑山科技大學協助修繕汙水處理廠,展開一連串的節水、節電、人才培育計畫,也平撫在地居民對空氣汙染的抗議聲,落實大學社會責任。

工業區內的汙水處理廠環境獲得改善後,向下札根投入節水教育,是崑山科大帶領工業區邁向永續的下一步。崑山科大USR計畫協同主持人張慎周分享,環境工程系提供已設在校園內的兩套系統,多次邀請鄰近中小學師生和永康工業區廠商進行節水體驗。第一套是中水淨化暨再利用系統,每日可處理150噸工業用水,另提供再生水薄膜淨化暨再利用系統,每日可處理1噸水量。

然而更麻煩的問題是空氣汙染。2013年起,永康工業區的空氣異味受在地居民多次抗議,但找不到汙染源。崑山科大USR團隊祭出新目標,每年要改善空氣汙染15%。

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

崑山科大創新研發一套光達系統,結合雲端的空氣盒子,即時掃描監控工業區汙染,並準確快速找出汙染源。團隊在永康工業區打造「紅綠燈」,以不同顏色呈現空氣汙染狀況,紅色表示汙染物濃度超標、綠色代表安全,偵測的速度比環保局的儀器還快速。

他們先將光達遙測系統以固定間隔定點安裝在工業區內,進行水平掃描,確認永康工業區空氣汙染物排放熱區。確定汙染來自哪裡後,團隊再以光達系統監測汙染物排放熱區內的汙染排放管道,由表面至裡層,層層找出汙染的核心。

監測系統已於今年4月完成裝設,張慎周描述,此類雷射遙測技術涵蓋面積廣,具有即時監控的特性,可收集空氣汙染的傳輸與濃度。監控成果除能結合環工系的學術論文,也提供環保局參考,協助糾舉不法偷排空屋的業者。

導入能源管理思維

工業區要落實環保,能源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崑山科大另有機械系教師陳長仁協助工業區各廠檢測用電情形,包括照明系統、空調系統、空壓系統及電力系統四大項節能診斷服務,由專業人員親自診斷機房設備,確認設備效率、主機散熱情形,依設備保養、維護細節,詳細說明設備耗電原因,並提出改善建議。

陳長仁說,年份越久或散熱不佳的馬達、冰水主機、空壓機效率一定下降,定期維修、保養或直接淘汰老舊設備,才是節省能源與降低成本之道。

從水汙染到空氣汙染,崑山科大落實社會責任,也有學生的參與。張慎周說,校內設綠色科技學程,修課學生也參與此USR計畫,舉凡學校課程或專題參與實習,都結合永康工業區的空汙改善、節水、節電等案,讓學生有機會體驗環境工程實務。

一場風災促成10年來的緊密聯繫,崑山科大現已和永康工業區內10家以上廠商合作,展現大學落實在地責任,並與在地企業一同營造永續環境的典範。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3157422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