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 〉企業現場/IBM、友嘉延攬新五專人才,在實習現場超前部署競爭力
2023-3-06

「在全球肆虐三年的疫情,改變了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樣態,無論是混合辦公、科技轉型,甚至是新型態的消費與互動模式等都迅速崛起。因此,商業營運模式與企業對於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快速轉變,『能力』成為面對新世代的重要武器」這是臺灣IBM人資長李欣翰的觀察。尤其到了二○二二年,企業求才關鍵能力已跳脫過往以硬實力為主的考量,更看重軟實力的面向。如全球求職平台 LinkedIn 在二○二二年發布的《五大人才趨勢報告》就指出,五大人才趨勢為:注重工作靈活度、能力與經驗重於學位、企業內部推動流動計畫、多元平等與包容、創造歸屬感與幸福感,在在反映出企業對於攬才、留才與員工發展須具備更全面的視野,才有機會吸引到在意價值觀是否能在工作中實踐、職涯目標是否與人生目標一致的新世代員工加入。然而,臺灣產業普遍面臨技術人才技能不足與缺工狀況,隨著這三年疫情影響全球供應鏈重新佈局,同時也加劇了此種人才斷層現象,也突顯了及早促成學用接軌並培養產業關鍵人才的重要性。

P-TECH再次翻轉臺灣技職教育

友嘉集團臺中工具機事業群執行長林勤喻認為,過去五專生有理論基礎,進入現場實習時也有師父一路帶上來,技能根基穩固、就業容易,「相對的,現在傳統製造業失去對年輕人的吸引力,許多人才傾向優先投身到半導體、科技業公司,造成製造業人才荒。」

再加上過去幾十年來,臺灣整體社會變化快速,疫情加劇數位化發展,李欣翰表示:「包括網購、網銀的發展和之後必須面臨的狀況都異於過去的經驗法則,所以我們在思考未來人才培訓的方向時,必須要跳脫舊有的邏輯思考,打造以能力為核心的選才、訓練與發展的機制。於此同時,業界所需要的人才也更強調具備敏捷與創新思考、成長思維與跨領域整合與自學能力。」

將產業趨勢融入教育系統,以前瞻思維培訓學生,將更有利於學生在未來的就業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教育部二○一八年與IBM合作「五專產業核心技能培育計畫」,導入在美、澳等國推行至今超過十年的P-TECH(Pathways in Technology Early College High School),由產業夥伴與三校四科共同建構能力發展藍圖、重啟五專招生,再次翻轉臺灣的技職教育。

照片提供:友嘉集團

新領人才可塑性高

對比過去的五專課程,被稱為「新五專」的全新技職教育模式,最大的差異是與產業鏈結更為緊密。開辦五年以來,陸續邀請三十六家產業夥伴從最初參與課程規劃,以人為本,回歸到未來產業趨勢、對應新興技術為核心提供如客座指導、實作與實習等職場學習體驗;面對全球大缺工的浪潮來襲,量身打造產業界所需要的軟實力、硬實力與智實力,以塑造具有「就業即戰力」的新領(New Collar)人才為目標。

「企業培養人才沒有捷徑!」IBM大中華區企業公民部協理陳慧純提到過去兩年來,IBM一共錄取了二十三位P-TECH實習生,無論是從事軟體自動化測試、後端開發或客戶顧問服務、協助科學教育推廣,這些十幾歲的孩子表現可圈可點,也充分實踐職場軟實力的精神!「當大家稱讚他們展現出可對標專業職場人的敬業態度與持續學習能力,以及在實習之後部門主管不但給予好評,仍願意在學生畢業後邀請他們來面試,這就是對 P-TECH 學生最大的肯定。」他們雖然只是專四、專五的學生、卻有旺盛的企圖心,也非常積極參與國內外競賽與發表機會,相信在企業導師的帶領下,職場競爭力與可塑性更高。

這次的教育革新,不僅透過大型外商企業帶來全新視野,也經由國際級的本土企業帶學生一窺產業全貌及脈動。現代產業變化迅速,林勤喻指出,學生必須加快學習的速度、培養正確的解題能力,作為未來進入業界的武器。多看、多聽、多學,進入大企業學制度、到小公司養能力,「其中以對標德、日的『機械』產業,最容易做到全面學習,看到產業的全貌及脈動、趨勢。」

林勤喻以自家的友嘉集團來說,旗下擁有的品牌及廠房遍及日、德、義等國,「學生要自己動手做,在實習時把重視基礎結構和物理學的機械摸熟了,再延伸到機電、自動化、人工智慧等未來產業所需的整合趨勢;再加上軟實力的訓練,願意留下來的人,都有機會成為具有國際移動力的人才。」「想要去外面闖的人,把基本功練扎實了,也會長出往電子、半導體等其他產業飛翔的翅膀。」

新五專生的下一步?

「他們都擁有絕佳的自主學習能力。」貼身觀察這群學生的的IBM P-TECH計畫專案經理張睿耘,看到了他們無限的爆發力,以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的智慧自動化工程科專五生王稟升為例,在IBM實習期間,不僅提前完成專案工作,其技術能力獲得用人主管肯定,還主動協助團隊內的同仁進行程式除錯,即使需要犧牲下班時間自學工作技能、跨時區與跨國團隊合作,仍保有學習熱情,獲得國外同事稱讚,「這些經歷都將成為他們未來進入職場的養分。」

不同於國外採用高中四年、社區大學兩年的機制,臺灣是第一個將P-TECH運用在五專的國家,而業界也以優於市場行情的條件延攬新五專畢業人才,不過仍有一半的學生希望繼續升學再就業。林勤喻表示,友嘉一向嘗試鼓勵員工在職進修,但他希望同學能夠先用三年時間到業界蹲點,累積實力真正達到重啟五專的原始美意。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2413549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