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貢獻 〉生物及醫農科學類科/第二十二屆國家講座主持人-她的研究改善白血病治癒率
2019-9-05

白血病俗稱「血癌」,在過去治癒率相對低。但有一位醫生科學家,傾30年研究,辨別出不同病因,希望能翻轉白血病患者的命運。

過去,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治療幾乎都是一樣,但病人對治療的反應卻有很大的差別,主要原因在於不同病人的白血病有著全然不同的基因變異。現在推動個人化醫療即是根據個人特有的基因突變及細胞異常選擇最適當的治療,提升治癒率。推動這個重大進步的推手中,有一雙手是來自臺大醫院內科教授田蕙芬。

田蕙芬的研究為許多白血病病患帶來希望。然而,談起當初投入白血病研究領域的動機卻很單純,「我想去國外看一看,」田蕙芬說。

1980年代,臺灣人想要出國並不容易,當時尚未開放觀光,想要出國只能拿公務護照。田蕙芬一直很想去國外看看,因此,當臺大醫院受政府委託要招募中沙醫療團隊的醫師時,她立刻報名。

沙烏地阿拉伯常見血液腫瘤疾病,卻缺乏醫療資源,當時還在臺大醫院擔任第3年住院醫師、尚未分科的田蕙芬,被指定深入研究血液腫瘤,從此踏進一個陌生的領域。

回憶起在沙烏地阿拉伯的生活,田蕙芬最難忘的是文化衝擊,「曾有一次出外開會,即使同為醫生,女醫師就是不能和男醫師待在同一間會議室,彼此得分開在不同的會議室以視訊方式開會。」雖然在沙烏地阿拉伯生活得面臨種種因為身為女性的不便,她卻甘之如飴。

田蕙芬說︰「我喜歡嘗試新事物。」勇於探索未知的個性,讓她在年輕時遠赴陌生國度;也讓她勇於投入當時處於萌芽階段的染色體變異研究,並驅動她繼續前進分子基因變異的分析及臨床應用,「這個領域有太多題目可以做、太多未知可以探索,是一個讓人振奮的研究領域。」

開啟血液腫瘤研究新方向

歷練3年後返臺,田蕙芬加入臺大醫院血液腫瘤科,然而,科裡尚未建置血液腫瘤染色體檢查技術,必須委由遺傳病染色體研究室代勞,這讓她覺得施展空間受限。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她在1984年10月赴美進修一年,先在美國路易佛大學VA醫學中心跟隨任龍翔教授學習細胞標記(cell marker),之後則在美國國家癌症研究中心向彭汪嘉康院士學習癌症細胞遺傳學(cancer cytogenetics)。

1985年10月回國後,田蕙芬在臺大醫院建立了血液腫瘤細胞遺傳實驗室及細胞標記檢驗平臺。幾乎是沒有喘息時間,隔年她又進入臺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開始學習分子生物學的知識及技術,博士論文主題便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在當時,臺灣對於血液腫瘤細胞異常的了解仍有許多不足之處,而新興的細胞標記、癌症細胞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等研究是解開其中奧祕的鑰匙。憑著孜孜不倦的努力及旺盛的好奇心,田蕙芬為臺灣的血液腫瘤研究開啟了新方向。

找出白血病的不同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2、30年前的治療方法無疑是落伍的,針對俗稱「血癌」的惡性血液腫瘤疾病,當時的醫界無從辨別各種類型差異,只能全部都用一樣的化療處理,讓病人承受極度的痛苦與恐慌。

近十餘年來,情況開始不同,血液腫瘤疾病的類型差異逐漸被發現。田蕙芬說明,「在顯微鏡下觀察相同的細胞,另從基因突變及抗原表現等途徑分析,發現其實是有所不同。」現在,不僅是急性/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及多發性骨髓瘤等惡性血液疾病大類型的區別,許多更細微的不同也被挖掘出來,例如,僅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目前就已有20多項子分類。

病人活得更好、更久

能夠細微分辨惡性血液腫瘤疾病的不同,意謂終於能夠「對症下藥」。以田蕙芬耗費頗大心力研究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為例,其中的第三亞型在過去癒後極差;病人很容易有內出血的併發症,同時為了要完全清除不正常的細胞,病人必須接受強烈的化療,導致病患的骨髓在某一段時期是「空」的,無法產出正常的白血球、血小板,病人非常容易出血及發燒。因此,除了白血病本身以外,有些病人也可能因為治療過程的併發症而去世。

「現在,情況有很大的不同了。」田蕙芬分享醫療研究的快速進展,帶給了病患更多的希望,「標靶治療藥物的成功研發,使得第三亞型成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類型中,癒後最好的一種白血病,情況完全翻轉。」田蕙芬強調,「我相信針對基因突變及細胞異常的各種標靶治療藥物,在接下來數年間將會加速出現,許多疾病可以找到更好的治療方式。」次世代基因定序的發展,促成了這個領域的百花綻放。

田蕙芬對於骨髓惡性腫瘤之基因變異在疾病的重要性與臨床應用貢獻良多。她於博士班時期就投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研究,至今已累積千餘病例。以數量龐大的檢體為基礎,田蕙芬團隊的研究發現90%以上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有染色體異常或基因突變,而且許多基因變異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她的發現,一連在知名醫學期刊上刊登,與全球其他頂尖研究團隊並駕齊驅。

因研究成果受到國際重視,田蕙芬受邀為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血液腫瘤分類的臨床諮詢委員,提供國際血液惡性疾病的各類分子診斷依據。她不僅是臺灣第一人及唯一獲邀的學者,即使放眼整個亞洲醫學圈,獲邀者也是少之又少,她在全球血液腫瘤研究領域的權威性不可言喻。

田蕙芬也受邀為2017年歐洲白血病網路(ELN)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診斷及治療準則的專家委員,此外,她還受邀擔任新加坡大學及香港大學博士學位及教授升等的外審委員、新加坡國家醫學研究委員會及英國白血病和淋巴瘤研究計畫的審查委員,以及各大國際醫學雜誌的審閱者。

日子越過越忙

作為臺大醫院的教授,田蕙芬擔負研究、教學、服務(治療病患)3種工作,且慕名而來的國內外邀約越來越多,各種計畫審查、升等審核、研討會等十分密集,平日及假日加班已是家常便飯。

「我的兩個孩子還小時,我會花時間陪伴他們,孩子念大學、出社會後,反而日子越過越忙。」面對堆積如山的工作,田蕙芬說她並沒有什麼管理時間的祕訣,「就是一件件事情按部就班完成罷了。」她忙得幾無閒暇,僅能以走走路權充運動;翻翻專業以外的書籍、偶而出外旅遊、看看影片算是娛樂。即便忙得分身乏術,田蕙芬依然非常重視人才培育,「因為科學研究需要新血加入,透過一代代的接力,才能提升學術水準,持續造福人類,」田蕙芬說。

她的嚴格要求及訓練帶出了榮獲吳大猷先生紀念獎、國際血液學會論文獎、臺大醫學院優秀著作獎的年輕學者。

一路走來,田蕙芬見證了白血病研究領域的快速進展,且她認為隨著科技的進步,未來解開各種疾病成因的速度會越來越快,「這個領域充滿各種可能性,研究具有長期願景,且能用於臨床,因此很能吸引新血加入我們的行列,」田蕙芬說。

未來充滿可能性

「做醫學研究的最終目的,是要對病人有用,」田蕙芬強調。田蕙芬帶領團隊將研究成果成功轉化為例行檢查,「我們讓臨床醫師在門診或病房就能在電腦的例行檢驗項目中勾選基因突變及染色體分析等,這在臺灣是最早開始也做得最完整的。」檢查的項目具有臨床上的重要性,醫生可以據以擬出治療方案,病患也可以得到最適當的治療。

未來,田蕙芬將帶領團隊持續投入次世代基因定序、轉譯醫學等領域,探索更多未知領域,以及利用生物統計結合人工智慧(AI),打造整合型醫療平臺,將現在「各行其事」的實驗室檢查、基因突變、染色體異常、細胞標記等檢驗化繁為簡。

利用這個AI平臺,醫師可根據檢驗結果快速為病患擬出最適合的治療方案,逐步朝向「精準醫療」的目標邁進。

田蕙芬認為能夠讓病患得到更好的治療,改善存活及生活品質是她的本分;也感謝團隊的共同努力、政府對研究計畫的補助及私人慷慨的捐款,使血癌研究能持續進行,研究水準能逐漸提升。隨著她不斷投入一項項新計畫,培育一個個年輕學者及醫師,可以預期將有愈來愈多病患因為她的貢獻而獲得新生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2962148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