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 〉文藻外語大學-導入跨文化溝通 創新語言教學 
2018-10-04

閩南、客家、外省、原住民、新住民、外籍移工,臺灣的社會組成如此多采多姿,面對多元族群文化現象,我們必須具備跨文化溝通的素養,這樣的訴求也融入語言教學之中。

文藻外語大學結合語言和文化兩大元素,打造有別於傳統的教學內容。多元文化現象的主題探討,有助於培養學生對於其他文化的理解能力,這是建立國際觀的基礎,文藻外語大學英語暨國際學院林文川院長強調,「英文很厲害不代表有國際觀,重點在於願意了解不同於己的文化。」

不只聽說讀寫 還要增進思辨能力

將跨文化溝通素養概念融入英語教育,文藻於一年多前開始執行「多元文化語境之英文學習課程革新計劃」,讓大一及大二的共同英文必修課程改頭換面。過去,授課方式主要就是根據英文教材進行聽說讀寫等技術層面的被動式訓練,教材內容和主題可能與現在社會現象脫節,無法引起學生興趣。

現在,透過文藻教師社群的激盪討論,他們重新編寫了一套新教材,內容納入貼近生活的題材,以及學生可能關心的文化議題,例如不同族群的節慶、社交活動、經典文學名著、生命的意義及環保趨勢等。老師引導學生進行互動討論,讓學生勇於闡述自己的觀點。

「透過主題及授課形式的改變,我們希望能在提升學生外語能力的同時,也能激發他們的創意發想及邏輯思辨能力,『言之有物』是最重要的。」林文川說。

跨國遠距互動 與美國組員討論

「跨國遠距課程」的設計,同樣是為了促進文藻學生的跨文化溝通能力。在英語暨國際學院的課程安排中,文藻學生與美國姊妹校學生以兩人一組的方式進行討論及報告。目前進行的課程是以美國維吉尼亞聯邦大學世界研究學院學生為合作對象。

兩校老師精心挑選可以促進跨文化溝通的主題,例如TED Talk上的一部影片「The danger of a single story」,內容觸及文化偏見、族群歧視及刻板印象的破除等,就是理想的主題。

兩人小組克服時差問題,約定一個雙方皆能接受的上網時段,透過Skype等網路通訊工具進行討論,各抒己見。這樣的討論一學期會進行5~8次,每次的交談時間大約都長達1小時,林文川指出,「在討論過程中,學生常常會驚訝於對方的觀點是如此不同,或是如此的相同,甚至是察覺自己的文化認知錯誤。」

除了課程規定的討論次數外,雙方學生其實也常常自己「加課」,透過更多次的討論交換彼此觀點。從初期的破冰到逐漸熟悉,有些小組成員彼此成為朋友,在對方來到臺灣遊玩時,文藻學生稱職扮演接待角色。從線上交談到實境交遊,跨文化溝通課程化為實際體會。

扭轉研究至上 重新重視教學

做為教學型大學,文藻持續嘗試引入創新教學方法。林文川並直指啟動教學改變的關鍵,在於扭轉大學教師普遍抱持「重研究、輕教學」的心態,「為了升等,老師花費太多時間在論文上,結果就是犧牲了教學品質。」

教育部實施的「多元升等」制度,讓老師能以教學創新成果取得升等,這是高教端的一大變革。此外,文藻也祭出獎金等獎勵措施,鼓勵老師進行教學創新研究,以授課現場為研究場域,觀察學生對創新教學方法的反應、互動歷程,進行科學化歸納分析,並將結果回饋至教學改善,讓大學回歸至以「教學」為核心的道路上。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2938921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