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來,臺灣各大醫療院所皆面臨護理人才荒的窘境。分析背後原因,五專畢業生就業率偏低,是其中關鍵。
根據教育部統計,臺灣一年約培育近1萬4千名護理科系畢業生,其中五專生約占4成5。換言之,五專可說是供應臺灣護理人才相當重要的管道,但每年超過6千名學生畢業後,卻高達三分之二不進入職場,而是選擇升學,取得「大護」資格(學士學位),若再加上大約有三分之一會轉換跑道,等於每年大概僅有5%應屆專科畢業生直接就業,就業率微乎其微。
老師來護理站開課
天主教耕莘醫院在獎助及輔導護理學生進入職場有相當豐富的經驗,加上「五專展翅計畫」,目前每年有九成護理人力來自新生醫專、康寧護校與耕莘護專,得已緩解人才不足的燃眉之急。
為了吸引五專生畢業後先到醫院工作,耕莘醫院從兩個面向來提升學生意願。往上,為學生在職進修鋪路,向下,則提早強化學生臨床操作的能力。
既然多數人都有升學意願,耕莘醫院為留住人才,大力支持學生在職進修,積極與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合作,邀請經國學院老師至醫院護理站樓上開立學分班,將在職同仁進修的阻力減到最低。
根據法規,不論專科生或學士畢業生,護理人員都須取得護理師證照及接受兩年醫事人員培訓計畫(PGY),但多數人來到臨床一線後,還是需要實務引導與教導。
透過「五專展翅計畫」,護理部主任朱雯表示,專科畢業先入職場,提早累積臨床經驗,了解基層,日後負責動輒百人的護理單位管理職時,才能合情合理地管理。 如果直接攻讀二技,往往因實習較不頻繁,導致臨床經驗不夠。因此她對「五專展翅計畫」的感想是:「樂見其成」。
提早培養軟實力
目前在耕莘醫院護理部有69位同學參與「五專展翅計畫」,除計畫補助,護理部另提供每月32小時付費工讀生,同學們先從不需證照的臨床工作做起,熟悉工作環境。另一方面,也提早磨練軟實力。
朱雯說,護理是服務人的工作,在壓力與細節都要兼顧下,「人際溝通」是很重要的能力。而且,醫院不只一個單位,橫向溝通機會多,學生們也要給自己時間多觀察學習。利用實習先適應人事物,了解日後共事同仁們的個性,再專注於專業經驗養成,留任率會高很多。
每年耕莘醫院投注在包括「五專展翅計畫」等人才捕助計畫的費用高達新臺幣800萬元。雖是一筆金額不小的額外支出,但耕莘醫院相信學校與醫院透過這樣的計畫,共同承擔培育人才的責任——不只是把學生放進醫院補人力缺口而已。
參與計畫的同學依合約要求,最後一站總計20天臨床實習一定要在耕莘醫院,選好實習部門,再由在職學姊協助,視實際狀況進行評估或調整。至於專四與專五實習內容則以基本護理為主,專五增加備物(協助準備器材等),確保學生們對工作環境與基本工作流程有所掌握,才有餘裕在臨床工作中學習發展所長。
「五專展翅計畫」讓學生與醫院有正式合約關係,在學習上也會更具體、更有想法,朱雯說許多人都是實際工作過了,才體會文憑的重要與價值,但更重要的是專業上的成長,透過完善在職進修制度,耕莘醫院協助同仁追求專業成長。她相信藉由計畫提供的這兩年時間,學生們站穩在職場的第一步,才有機會展翅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