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 〉臺灣大學-75%科系,提供「希望入學」名額
2019-5-06

臺灣大學作為學術龍頭,在協助弱勢學生的措施上,包括希望助學金、勵學獎學金、希望餐點/生活津貼、研究生獎勵金及各類私設獎助學金在內,107年全校受惠於這些措施的學士生及碩博士生總計約有1.5萬人次。

為了讓弱勢學生有公平入學的機會,臺大推出「希望入學」招生管道,不以學測成績為唯一考量,而是由各高中職校方推薦「資質優秀,具有利他、服務、關懷之人格特質,能展現積極正面生活態度」的學生。當然,考量入學後的競爭氛圍,各校在推薦時,也必須同時考量其學習潛能,日後方能順利畢業。今年臺大11個學院、56科系中,共有42個學系(佔75%)提供「希望入學」名額。累計104至107學年期間,臺大共有87名希望生。

在「希望計畫」下,臺大不僅提供入學名額,也特別針對入學後的「助學」、「關懷」、「就業」進行全盤的規劃,讓學生在臺大的4年內,可以在經濟上安心就學,畢業後更可以順利銜接職場。

獲得獎助學金,紓解家中困境

讀財金系二年級的劉宜婕,透過「希望入學」進入臺大。了解劉宜婕家庭情況的人,無不敬佩於她能在求學歷程始終保持優秀。

父母在她年幼離異,父親是家中唯一經濟支柱,卻不幸罹患貝賽特氏症且引發僵直性脊椎炎,關節炎並領有重大傷病卡,長期服用止痛藥維持日常作息,近日因脊椎滑脫、椎間盤突出,醫生建議手術。平日臥病在床,原本經營的貿易公司也已倒閉;上天給予劉宜婕家庭的試煉不僅如此,她的弟弟也有嚴重身心缺陷並領有身心障礙證明和重大傷病卡。

家中經濟困窘,就讀北一女期間,一家三口的生活僅能依靠她的獎學金和政府補助金。進入臺大後,除了教育部弱勢助學金補助外,臺大亦提供希望助學金、希望餐點、生活津貼、急難救助金等等,她自己也在學校安排下,自立工讀,兼顧學業和家中經濟。

輔導團媒合,學習和工讀兩不誤

「面對種種困難,我總是告訴自己要樂觀面對,」劉宜婕不給自己任何藉口、認真學習,「因為父親經營進出口事業的關係,我對貿易、經商很有興趣,所以選擇就讀臺大財金系,希望將來能從事金融業,尤其是結合程式設計的金融科技或財務工程領域。」
為了不讓弱勢生因為打工而荒廢學業,臺大希望輔導團的導師與輔導人員協助媒合學習與工讀機會。劉宜婕擅長程式語言與數學,且基於她對於未來的職涯規劃,輔導團已成功媒合她在大一暑假到台新銀行擔任理財商品處的實習生,從事國際市場研究;大二上擔任財金系研究助理,蒐集網路爬蟲(web crawler)等資料;至大二下,更獲希望輔導團導師推薦至電機系進行區塊鏈相關的研究資料蒐集。

憑著自己的努力及學校的資源挹注下,劉宜婕一步步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在希望計畫實施多年後,臺大也計畫擴大招收更多有潛力的弱勢學生。除了既有的高中推薦名額外,在109學年個人申請管道上,將新增「希望組」,預計提供40個名額,讓更多有心向學的學生能夠在臺大發光。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3100124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