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 〉落實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讓教室發生改變
2022-7-04

一門課可以帶來哪些改變?在外人以為工科宅男滿校跑的臺灣科技大學校園裡,近幾年竟持續上演著一齣齣深入探討臺灣本土或異國文化的音樂劇。從劇本寫作、角色編排、群體合唱到舞臺設計都出自學生之手,不僅開啟了臺灣科技大學生的文化視野,也培養他們具備優秀的敘事能力。

這是臺科大學的一門通識課,也是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的績優案例。像這樣大大提升學習效益的教學故事,正不斷在大學校園裡發生。「部裡推動計畫是希望老師從解決教學現場的問題出發,驅動一連串的自省、批判、建構教學方法的歷程,再回饋給教學現場,」中正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特聘教授、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總主持人黃俊儒用這段文字為此計畫做出註解。

光看這段文字,或許大眾仍無法真正理解該計畫意涵。其實,從字面意義來看,這項計畫有三個關鍵詞:教學、實踐、研究。目標是鼓勵大學教師用做學術研究的精神來看待「教學」,並如同做學術研究要不斷改善實驗設計般,面對教學現場問題也要不斷思索,並改變方法來提升教學效益。

如此一來,大學教師不僅是教學實踐者,更是教學方法研究者。黃俊儒認為,執行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應具備兩項重要概念:第一,讓教室發生改變;第二,所有改變都必須具有證據的評估。換言之,在此計畫概念下,教師設計課程時,至少要回答兩個問題:第一,是否完整交代每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想法?第二,是否每個步驟都能達成起初設定的教學目標?

從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成果交流平臺上可看見,每一個教學案例都明確地凸顯問題意識、教學研究設計、教學研究歷程、教學實踐成果、教學反省與未來計畫省思等。無論是否參與計畫,大學教師撰寫這些內容的過程,正好可重新檢視自己的教學內容,是否真能幫助學生學習成長。

透過實質鼓勵提升計畫效益

外界不免好奇,到底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跟過去的教學卓越等提升教學品質的計畫有何不同?為何教育部還要再大力推動這項計畫?

眾所皆知,大學存在著兩項價值:一是開拓知識;二是培育人才。為了幫世人開拓知識,許多大學教師用盡畢生精力進行學術研究,並在研究過程中逐步升等成為教授。但反過來說,大學教師若花最多時間在培育人才上,卻很難突顯價值。

不可諱言,「重研究、輕教學」的思維普遍存在大學校園裡。為了扭轉思維,近十多年來,教育部陸續推動大小計畫,期盼發生改變。

重要的是,計畫要能產生成效的關鍵,在於教師看見教學改善帶來的實質獲益。為解決疑慮與困惑,於是教育部在二○一七年推動教學實踐研究計畫。

有別以往,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不再只給學校大鍋飯,一筆經費先進到大學裡,再由大學管理者自行分配經費補助項目。此計畫像是教育部版的科技部計畫,由大學教師自行向教育部提出申請,審核通過後,教育部會直接撥款給這位教師開設的某一門課,教師能確實拿到一筆經費來精進課程內涵。

另外,教師申請教學實踐研究計畫,除了事前要提出概念說明的申請書,更要在課程結束後,針對這門課的教學效益做出具有投稿價值的研究論文,裡面除了要有精確的方法論述,還要設計精準的工具,來評估教學效益是否達成當初開設課程所訂下的學習目標。

譬如高雄科技大學水產食品科學系副教授侯智耀開設了生產開發設計課程,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親自走訪石斑魚加工工廠,觀摩現場作業情況,並由學生與業者面對面溝通,再為業者發想出符合市場期待的產品設計。課程前後,侯智耀都特地運用Zuvio雲端互動系統來評量學生的學習成效。

既然教師在課程後產出了研究論文,就要有相對應的發表園地,才能展現學術價值。為此,教育部也出版《教學實踐研究》期刊,鼓勵教師投稿,並以此作為升等評估依據,加深教師投入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之動力。

根據專案辦公室統計,從二○一九年起,將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用於升等之教師共有五○位。另外,將期刊用於教學升等之教師有二位,用於研究升等有一位,亦有四十八位教師用於研究積分。(如附表)

讓重教學的教師開始發光

從統計數據可看出,教學實踐研究計畫給了大專校院、教師一個彰顯價值的管道,讓熱愛教書的教師,能夠用他們精心設計的優質教學內容來達成大學培育人才的重要使命。

整體而言,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分成十二個領域學門供教師申請參考,包括通識、教育、人文藝術及設計、商業及管理、社會(含法政)、工程、數理、醫護、生技農科、民生、大學社會責任USR專案及技術實作專案等。

其中,民生、醫護、技術實作等學門,又以注重實作訓練的科技大學審核通過率較高。裡面有許多原本平凡無奇的課程,透過教師巧思設計,變身成為新穎有趣的行動教學方案。

譬如崑山科技大學餐飲管理及廚藝系副教授洪綺吟為培養出更多具優秀雙語溝通能力的餐旅人才,特地將在地飲食文化指南研究專題融入英語課程中,讓學生先分組針對不同區域做在地飲食文化研究,再用專業餐旅英語製作文字指南,進行口語簡介,透過實際可運用的教學內容來增進學生專業英語力。

由於問題發想從教學現場出發,又明確看到學習成效,教學實踐研究計畫一推出即獲得廣大教師認同。短短五年間,累計申請數約一萬五千三百件,且年年遞增。二○二二年約三千七百件,每年核定率約四成二到四成五,每位教師最高獲得五○萬補助費。

透過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徹底翻轉了教室。讓學習成效不再只能由空泛的學生滿意度調查來呈現,學生獲得了真正成長,熱愛教學教師也因而獲得了展現價值的舞臺。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2891475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