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 〉藝術學-成功大學 以島嶼的轉譯再生,向世界發聲
2022-9-05

「現在大家想到臺灣,通常直接連結的是矽島、是科技。但除了科技,人文社會科學可以有什麼貢獻?臺灣能不能是設計島、藝術島或人文島?」成功大學建築系鄭泰昇教授說出計畫最初的發想。

二○二○年,成大以「戰地轉身•轉譯再生」主題,在馬祖進行軍事據點的轉譯改造計畫,這也可說是鄭泰昇統籌、推動教育部計畫的起點。

德國記者因俄烏戰爭引發臺灣位於「第一島鏈」的關鍵焦點,特別前往馬祖採訪,也同時採訪成大團隊的統籌計畫,在驚訝國外媒體對時事敏銳之餘,也激起他對計畫更宏廣的思考。

從人文社科角度面對全球議題

他提出「人文戰略計畫」的概念,開始著手連結及整合資源,要從臺灣放眼全球,從人文社科角度去面對包括戰爭、病毒及地球暖化(永續)等議題。

整個計畫有三大場域。首先是連結原本已投入的馬祖軍事據點轉譯再生。所謂「轉譯」,不只是空間轉型再生,而是重新疏理與解讀,成為具有意義的論述,也就是戰爭氛圍不再是馬祖美麗海岸據點的唯一選項。既保留原有戰地遺址,又將它變身為新的藝術空間,甚至是餐廳或民宿。

本計畫邀請在馬祖當地耕耘許久的成大建築系名譽教授傅朝卿為計畫總顧問,連結連江縣政府,協助推動「馬祖國際藝術島」。鄭泰昇帶著十幾位跨域教師組成的成大團隊,涵括建築系、都市計劃系、工業設計系、歷史系、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及科技藝術學程,除了統籌據點空間改造,還有策展、工作營、島嶼識別標誌設計等,未來將進行轉譯空間的經營與地方創生。

這是鄭泰昇從戰略角度思考文化、設計、藝術在島嶼轉譯的角色。他認為臺灣面對二○三○全球性的挑戰,大學理應當負擔起學術與社會責任,他希望「人文社科」也可以做點什麼,因此秉持「人文價值、突破體制、鏈結未來」的核心理念,提出籌設「文化•設計•藝術︱島嶼微學院」之前瞻概念,建置未來島嶼轉譯之創意實踐研究基地,以人文價值面對臺灣二○三○挑戰,以「微學院」新型態組織突破大學傳統體制框架,以「文化+設計+藝術」進行後疫情時代的生活革命,來吸引國際目光、向世界表態。「我甚至在想,未來要辦國際競圖,把美麗的據點碉堡空拍照放上網絡,讓各國的建築師來投稿、競圖,」他指出。

從戰地、古城到島嶼的連結與轉譯

從整合文化、設計、藝術的「第一島鏈」開始,計畫的第二個場域選在臺南。

可能有人會說,臺南不是島,但鄭泰昇跟文學院同仁們腦力激盪,想到臺灣島嶼橫臥轉向太平洋,形似躍出西太平洋海面的巨鯨,謂之「鯤島」。鯤島此一古稱彰顯了臺灣海洋島嶼的特質,素有鯤鯓之稱的臺江內海周遭沙丘以及臺南府城的五條港市,正是孕育鯤島生命與文化的子宮與臍帶,而二○二四年,正好是臺南建城四百週年。

回應臺南都市發展的「臺南建城四百年」,鄭泰昇與文學院合作規劃於二○二四年推動「鯤島永續博覽會」策展,鄭泰昇說,希望透過「鯤島永續博覽會」策展,推動藝術人文與新創設計的實踐策略,轉譯府城多元文化遺產特質的城市再生與可持續生活革命,透過計畫,說不定可以翻轉,創造古城新印象,勾勒城市創生的永續性藍圖,為臺南的未來發展提供可實踐性的文化策略方案。

最後一個場域在澎湖。澎湖近年因漁業資源枯竭,漁村勞動人力老化、青壯人口外流,產業逐漸沒落的狀況下,漁港周邊地區之土地面臨活化利用問題,沙灘遭受沙砱堆積侵害,牡蠣養殖導致大量廢棄牡蠣殼堆置,需要有效利用島內資源,發展永續循環產業。鄭泰昇邀請在澎湖當地實踐循環經濟的建築系劉舜仁教授,把砂砱、牡蠣殼變成可利用的材料,為城鄉新經濟尋找解決方案。同時也連結澎湖作為「永續循環島」,將在二○二五年展開永續智慧島的策展計畫。

非典型博雅學院-大學人文智庫的新型態教學研究團隊

鄭泰昇強調,整個計畫背後有個「博雅」教育的想法,是人文與科技兼具、文化•設計•藝術整合、突破傳統大學體制框架的新型態組織,他稱為「微學院」,「微學院」是一個「使命導向」(Mission-oriented)的另類小型學院,以問題導向(Problem-Based)、專案驅動(Project-Driven)、經驗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場域為中心(Field-Centric)形塑未來大學跨域創新研究教學特色。

他以馬祖的計畫做範本,一方面在島嶼實踐人文價值,一方面讓微學院成為非典型高等教育的博雅學院。大約十幾個老師組成的跨領域「島嶼微學院」,形成大學人文智庫的新型態教學研究團隊,從在地實踐、社會影響力到國際影響力。

鄭泰昇稱,這是「向上提升,向下扎根」。向上提升是以島嶼轉譯的全球觀點,開創臺灣人文價值核心戰略計畫; 向下扎根是以微學院組織型態超越自我、突破大學體制,進行未來大學實驗,以文化、設計、藝術跨域進行博雅全人教育實驗創新,為高教挹注養分。

馬祖、臺南、澎湖三個計畫場域成為三個微學院,累積的知識量能擴大落實USR大學社會責任,推動島嶼地方創生與地區經濟永續發展。目前微學院師資都來自成大,他期待未來除了跨領域,更可以跨校區,把成大的經驗分享出去。

身為計畫發想、統籌整合的關鍵人物,鄭泰昇說,身處全球新冷戰、風雲變幻的年代,我們必須要有使命感,把人文社科計畫跟戰略論述串連、整合、延伸。未來成大文學院的考古系、歷史系、中文系都要進來,會有將近三十個人投入。

他坦言,工作夥伴包括各系所教授,每個老師有自己的專長領域與想法,要整合、溝通並不容易,甚至得不斷傳播使命感:「但如果問我感想,我的感想只有一個,就是整合團隊花很多時間,但面對臺灣的轉捩點,很值得。」

他帶著使命跟工作夥伴溝通,強調這是「人文社科」對臺灣、對下一代負責的態度與行動。「從國際角度,臺澎金馬可以是什麼島嶼樣貌?我們創造轉譯契機,然後向世界宣告,我覺得這是個好機會。」鄭泰昇說。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2929203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