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 〉建置區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計畫-不只是無人機,更深化六大核心戰略人才
2024-7-01

俄烏戰爭持續兩年,未有消停的跡象。近來,近身肉搏戰常被大規模的無人機炸彈奇襲取代,一架成本僅約兩百美元的無人機,就能夠躲過雷達偵測,不僅可以炸毀前線的戰車、火砲,還能偷襲後方的軍事設施或彈藥庫,將戰線拉長。在軍事專家眼中,這場戰役已經產生質變,形成新的國際軍事戰略。

正因無人機在俄烏戰爭的不對稱作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不只美國、英國、法國等歐美國家競相投入資源,研發、製造軍用無人機;就連土耳其、以色列等國,也依據不同的作戰需求,開發出偵察監視等多用途的軍用無人機,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司長楊玉惠以此為例,「我們從俄烏戰爭看到無人機發展的創新,」原本以偵查、監視為目的的無人機,發展為多元運用的空中載具,連美國五角大廈也順應需求淘汰部分無人機種,間接驅動了產業開發的趨勢。

打造「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人才即戰力

投入創新研發,帶動的不僅是整體產業發展,還可能改變整個世代,從臺灣的角度來看,在資訊及數位、資安卓越、臺灣精準健康、綠電及再生能源、國防及戰略、民生及戰備等「六大核心戰略產業」,與智慧機械、鐵路軌道與電動車等新興領域產業,在過渡到工業四.〇後,可能完全顛覆人類過去對生活的想像。

在推動創新的過程中,楊玉惠強調,「優質『人才』是成功的關鍵,但是在講究即戰力的現今社會,我們必須在學校就將這些未來人才訓練好,從校園無縫接軌產業。」

若要讓學生畢業即就業,必須在校園內建置一個和業界同步、甚至更高階的環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實作場域內的設備、作業環境都要跟得上產業的水準,我們不能讓業界笑呀!」楊玉惠回憶,為了讓人才培育更貼近產業需求,教育部從二〇一三年起,啟動技職教育再造,先更新各科系的硬體設備,再透過「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計畫」模擬現代產業「跨領域」的形式,跨系串連各種軟硬體設備,在校園建置基地、實習工廠甚至類產線,讓學生在畢業前體驗如智慧機械的產線現場實況;到了二〇二二年,為了進一步深化大專校院與鄰近產業聚落的連結,教育部決定以單一金額最高補助一億元、總計二十四億元的規模,花四年時間,於全臺建置二十座「區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

以無人機來說,不只可以運用在軍事方面,生活上的應用更為廣泛,商機無限,從精準農業、空中攝影、物流運輸、工程巡檢、物流運輸到娛樂展演等領域,皆可見到無人機發展的軌跡,所以臺灣的相關供應鏈也急起直追。

在中央與地方聯手之下,成立無人機國家隊,從各家業者紛紛搶進落腳嘉義朴子的「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開始,到位於民雄、興建中的中科院航太暨無人機院區,與鄰近嘉義縣政府約三十公頃的無人機專屬空域,儼然形成完整的無人機產業聚落;而教育部與虎尾科技大學聯手打造「無人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是唯一一個不在校園內、直接於產業聚落駐點的基地,師生團隊進駐「亞洲無人機AI創新應用研發中心」,成為產、官、學、研合力投入各式無人機系統的設計、製作、整測等技術發展的絕佳範例。

基地不只有育才的責任,「我們也非常重視基地產學合作的績效,因此,每一個基地設立的時候,都必須提出與對應的工協會、當地政府的連結、合作計畫,例如:產學合作案、技術開發、企業代訓等,」楊玉惠表示基地與在地產業聚落有地緣關係,雙方關係愈緊密、合作加乘的效應也就更大。

再以成功大學「關鍵基礎設施資安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揭牌活動來說,台電、台水、中油董事長參觀了仿真的工業控制設備及資安攻防戰情室後,紛紛表達合作企業資安內訓的意願。以油、水、電這一類攸關民生的基礎關鍵設施來說,必須二十四小時不間斷運作,較難透過停機運轉的方式進行資安實戰演練,幾乎完全擬真還原的實作場域,就是最好的人員培訓、實境演練替代方案,同時以產學合作協助解決技術挑戰,提升整體資安防禦的強度。

引入高階研發活水突破技術限制

過去,技職教育體系強調實作技術,產學合作則為實務問題尋找解方。然而,「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或新興領域產業,乃是因應全球經濟快速洗盤、劇烈變動,導致供應鏈重組之下的產業轉型方案,必須以前瞻思維厚植高階人才與技術。

因此,此次推動「建置區域產業人才及技術培育基地計畫」,不只選擇經營實作場域有成的優質技職校院加入,同時也歡迎一般大學以原有的學術研究做為建置基地核心領域,盤點鄰近產業聚落的人才與技術需求,尋找對應的夥伴學校與合作單位,如工業技術研究院、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等,建置可永續經營的基地。

「傳統技職教育主要培育中階人才,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接地氣,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要轉向核心戰略產業或新興領域產業,必須搭配重大的技術突破,」楊玉惠以成功大學成立的「關鍵基礎建設資安」與「碳中和」、臺灣大學「離岸風力發電」基地為例,恰好都是技職體系過去較少涉獵的領域,「一般大學或頂大長期專注高端研發人才培育,正好透過夥伴學校的結盟關係,將頂大的高端學術研究能量導入技術突破,透過學術研究與技術教學互補,課程地圖設計,跨越中階邁向高階的門檻。」

為了確保每個基地的發展方向符合未來產業需求,「我們重視的是,一般大學要能夠以高端應用,解決中階技術無法突破的困境,加強與產業的連結;另一方面,選題也必須具備足夠的前瞻性,」因此,從審查初期就會邀請相關部會共同參與。

例如:高雄科技大學的「前瞻鐵道機電技術」基地審查時,邀請交通部、鐵道局等單位,以及臺北捷運、高雄捷運相關主管共同參與;高雄醫學大學的「大南方咀嚼吞嚥健康產業」基地則有衛生福利部口腔健康司加入,同時確認以長照相關科系為主要合作對象;臺灣大學「離岸風力發電」基地的審查會,則邀請經濟部能源局,依據他們的專業提出建議。

跨校、跨域為產業提供解決方案

部分產業聚落具有密集性的特質,例如臺中大肚山一帶,數十年來,早已發展成臺灣精密工業重鎮,上、中、下游廠商分布集中,聚落型態明顯,因此,中興大學「智慧製造整線基地」聚焦於5+2產業中之「智慧機械」技術提升與人才培育,尋找的夥伴學校也以機械相關科系見長,以鄰近的勤益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與虎尾科技大學為主。

臺灣科技大學「智慧電動車產業」基地則採跨域合作,結合各校發展成熟的專業領域,如臺灣科技大學負責動力系統;明志科技大學擅長電池開發;曾發表全臺首輛全自製無人駕駛電動車「雲科1號」的雲林科技大學,專精於自駕系統。「綜觀整體國際趨勢,這些被選出來的題目都是具有發展優勢的,可以深化基地與產業聚落的互動,帶動國內產業起飛,」楊玉惠說。

目前,各校基地已經陸續揭牌,成效也陸續展現,例如:二〇二四臺灣燈會安平燈區水域上空,以五百架無人機隊群飛,變化出令人驚嘆的「小北百貨」、「文章牛肉湯」等在地人熟悉的臺南味動畫,就是由與「無人機產業」基地同在一處的臺灣團隊一手打造;未來,楊玉惠說明計畫下一步,「我們希望加強宣傳,吸引更多廠商與基地、學校合作,突破更多技術限制;結合iPAS證照制度加值基地課程,擴大整體效益,培育高價值的技術人才。」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2879564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