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 〉打造精緻國際村,必送大三生出國
2015-8-16
說到淡江大學,很多人對它的印象仍停留在淡水校區,卻不知道穿過雪隧、來到礁溪,往山區走還有個「蘭陽校區」。

淡江大學蘭陽校區至今已辦學10年,以「大三出國、全英語教學、住宿學院」3大特色獨具全台。校區中目前僅設立全球發展學院,但全院約1,000名學生,除了大三出國的學生外,幾乎都住校;除了外籍生,大三生通通都得出國一年。「這樣真的行得通嗎?」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確實在開始招生初期,學校曾發現學生英語程度參差不齊,讓效果大打折扣,導致轉學率偏高,老師還得花更多時間加強學生英語。直到校方大膽決定將英語成績門檻提高到前標,加上完善的配套措施,才使全英語授課更加順暢,註冊率也逐年提高。如今,經過10年的傳承和調整,這些制度和規定不但行得通,還成為許多蘭陽師生津津樂道的校園文化。

淡江英美語言文化學系四年級的吳奕萱表示,自己當初因為只有英文為最強項,所以考慮蘭陽校區,沒想到這是一所「要住山上」的學校,但慢慢適應後,發現這裡的環境其實更能幫助自己專注學習。
蘭陽校區校園主任林志鴻表示,「大三出國」雖是三大特色的核心,但若少掉「全英語教學」和「住宿學院」的配套,就無法順利運作,再加上全英語授課方式,以及許多和外籍生相處的機會,讓學生往後更快適應出國後的生活。

獨特學制建立口碑 另外提供自費生名額

從大一入學開始,學校就幫助學生思考大三出國的方向,從選擇語系、國家、學校,到預備考試、申請簽證、辦護照等,都讓學生自己執行。除了提供一般交換生的名額,校方為了便於照顧出國的學生,在原有的181所姊妹校中,挑選出互動較密切的23所學校,提供學生以一般生身分自費就讀的管道,在選校、選課上更多元。 
然而,就算是交換生,一年的國外生活費至少也要近百萬;而自費生除了負擔四分之一的台灣學費、當地生活費,更要負擔40到100多萬不等的國外學費。因此,林志鴻也指出,辦學初期曾有人質疑「強制出國」等於變相拒絕經濟能力較低的學生入學。

如今,隨著家長逐漸認同這樣的辦學方式,大多數會在入學說明會之前,就在經濟上有預備。雖因此「淘選」出大多來自雙北市的學生,但也樹立口碑,成為獨具一格的就學選擇。
「學校很鼓勵我們追求自己想要的,並且努力抓住機會!」剛從芬蘭回來的吳奕萱認為,學校地理環境封閉,卻提供學生許多向外發展的機會,並培養主動積極的態度。以吳奕萱為例,在交換生活結束前,就安排好兩個暑假實習,其中一個非營利組織,便是延續芬蘭教育體制帶給她的啟發。

不只提升語言力 更拓展文化圈、友誼和視野

目前蘭陽校區全院扣除大三出國的學生,剩下的六百多人中,就有近百名外籍生。除了強制住宿、參加社團,還有運動比賽、中秋烤肉等固定全院參加的年度活動,因此學生間自然培養深厚情誼。
「因為我的母語是法語,和其他台灣的大學比起來,這裡反而更能幫助我學習外語!」來自海地的外籍生百勒密(Mischael Bellot)認為,校區內豐富的語言交換資源,再加上住宿學院的形式,讓他在語言學習上獲益良多,並能快速融入台灣的人際圈。
吳奕萱也表示,校區內的老師常不用點名就知道誰沒到,晚上不但會有學生、老師相約「課後輔導」;有時,還會看到「採購團」搭著學校小巴一起下山買食材。此外,由於宿舍採本籍、外籍生混宿,若有不習慣之處,則有兩個月一次的樓層聚集作為溝通平台。
「如果要和別人介紹這裡,我覺得『像家人』是這裡最大的特點!」國際觀光管理學系三年級的熊曉翊認為,蘭陽校區相較之下規定多,但用意不是約束而是凝聚。
「國際化並不在語言而已,更是語言所隱含的文化!」展望未來,林志鴻希望能有更多外籍生加入蘭陽校園,也希望未來時機成熟時,能將蘭陽文化和經驗帶至其他大專院校。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3062157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