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慕尼黑是巴伐利亞州的首府,位於德國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的伊薩爾河畔,是德國主要的經濟、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之一。曾連續多年蟬聯「世界宜居城市」的慕尼黑,當地居民大多過著「怡然閱讀書籍,品嘗清冽白啤」的慢生活。
一九八四年,慕尼黑的發展有了新的DNA。慕尼黑市政府和慕尼黑商會共同投資成立慕尼黑高科技工業園區,包括慕尼黑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慕尼黑理工大學等,都成為其人才輸入資料庫,帶下許多科研成就。
巴伐利亞矽谷
慕尼黑高科技工業園區以高科技跨國公司為核心,主要發展領域為高端製造、雷射技術、納米技術和生物技術等產業領域,是德國電子、微電子和機電方面的研究與開發中心,被稱為「巴伐利亞矽谷」,也是世界十大著名高科技工業園區之一。
這裡聚集著六百多家生產電子元件和電子系統的企業,為二千四百家公司提供產品,創造大量的工作機會。包括西門子、BMW、安聯保險公司等品牌總部始終如一、都在慕尼黑。
慕尼黑高科技園區建立了由企業、大學、研究機構、商協會以及融資和諮詢機構組成的網絡,加快科研成果轉化的同時,還建立專業供應商聚落,便於企業就近取得資源,降低採購成本。此外,透過各類訊息交流活動,促進研發、融資等合作,以及多樣的國際合作,也增強了聚落的品牌力。
就業、綠化、好空氣
慕尼黑在走向工業文明的同時,卻格外注重生態保護和文化傳承。在土地的利用上,和歷史文化有關的必須保存;現代化的工業都集中在城市北面,如奧林匹亞村、BMW汽車展廳、博物館等。另外,慕尼黑劃分出很多居住區,每個區都有名勝古蹟區域和標示,告訴人們當地的歷史,妥善規劃,讓藝術文化長存在人們的心裡。因著藝術文化提升民眾的素質,也讓城市變得更加高雅、宜居。
宜居,絕對是城市發展科技園區得以整合大學科研並吸引人才的成功關鍵。慕尼黑政治領袖認為,一座城市的美好不在於擴張開發面積,而在於提高質量,因此明確的三個目標是:就業率、綠化率和更好的空氣。慕尼黑特別看重後兩點,而且很早就開始能源轉型,著力應對氣候變化,力圖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雖然這裏有BMW汽車的總部,但慕尼黑人外出,基本上不開車。
不因時間減損活力的學術心臟
此外,德國人也認為,大學是培育科研人才,創造科研成果的源泉。離開了大學,任何一個科技園區都成為無源之水。德國三百多所高等院校對各類科技園區、孵化器和成果推廣中心的推進,皆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很多教授和科研人員、同時也是高科技公司的骨幹。
其中,慕尼黑大學是一四七二年由巴伐利亞|蘭茨胡特公國路德維希公爵所建立,為歐洲歷史最為悠久的大學之一。以雄厚的學術研究實力享譽國際,截至目前為止,已經培育四十三位諾貝爾獎得主。二○○六年十月,德國為提升大學研究品質而訂定的「德國大學卓越計畫」,慕尼黑大學不但是「菁英大學」之一,並且是首輪入選的三所學校之一。而在二○一二年六月揭曉的第二輪卓越計畫評選和二○一九年七月揭曉的第三輪卓越計畫評選,依舊維持菁英大學的地位,並獲得德國聯邦政府的研究資助。
作為德國學術資源最為集中、聲譽最佳的高等院校之一,在二○二三年QS世界排名中,慕尼黑大學名列德國第二、全球第五十九位;在二○二三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慕尼黑大學名列德國第二、全球第三十三位。在二○二二至二○二三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的全球大學排名中,慕尼黑大學名列德國第一、全球第四十七位。
不奉行「一碗水端平」的高教政策
不只慕尼黑大學,還有慕尼黑工業大學、慕尼黑理工大學等名校,都為企業的前沿技術創新提供了保證。
例如一九九九年,慕尼黑工業大學推出「知識聯盟」,是為了學校和企業提供訊息交流平台,用於公布教授正在研究的項目,讓有興趣的企業得以瞭解內容、取得產學合作的聯繫;同時也讓教授透過該平台瞭解企業期待的研究項目,有效促進大學和企業的研究合作,為科學研究爭取更多的企業和社會資源。
透過「知識聯盟」,慕尼黑工業大學成立了研究機構,例如慕尼黑工業大學創業企業中心、創業與金融研究中心、營養藥研究中心。「知識聯盟」還會定期舉辦聚會,邀請合作夥伴參與,為技術研究合作夥伴和贊助商提供交流機會,形成一個合作性的社會網絡。
在政策的推動下,慕尼黑高等教育投資理念正在從「一碗水端平」轉變為「讓一部分高校先強起來」。資金開始向重點科研項目傾斜,期待通過引入競爭機制,讓學術界重現活力。
除此之外,為企業培養專業技術人員的職業教育機構,也是慕尼黑的一大特色。學生獲益於雙元制教育體制,一方面是指職業學校,;另一方面是企業或公營事業等校外實作場域,讓學生在企業裡接受職業技能方面的專業培訓。
截至目前為主,大部分德國工程師在接受學術教育前,會通過雙元制提升能力。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帶下德國一流的工程技術,也是「德國製造」聞名全球的重要因素。
德國製造的最強後盾
自二十世紀中葉以來,德國的製造業在國際上一直處於領先地位,尤其是德國機械製造業出口長期占據世界第一的位置,「德國製造」已成了世界市場上「質量和信譽」的代名詞。
而德國的工業基礎是「科技製造」,「科技製造」是產學研融合發展的結果,包括慕尼黑大學、慕尼黑工業大學、慕尼黑理工大學等名校,一直堅守學術品質,將主要精力放在培養前沿創新能力,以及科研與產業的對接。
大學始終與那些以科研驅動的產業保持密切的聯繫,例如BMW、奧迪汽車、西門子公司,使得科研成果第一時間應用於實踐;同時也重視與當地中小型企業的合作,以便藉由多元力量支撐整座城市的經濟發展,政府才有更多資金反哺於大學的科研,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另一方面,大學也從企業了解市場的需求,從而反思大學的研究方向。這些舉措是慕尼黑和許多德國城市的經濟,即使在外部風險不斷湧現的情況下,仍能保持穩健甚至強勁的關鍵因素。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