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劍橋大學歷史悠久,是英語世界中歷史第二悠久的大學,更是世界現存第四古老的大學,不僅長期與牛津大學競爭「全英最佳」的桂冠,還在數理領域中屢獲卓越成績。
然而,論及與時俱進,劍橋大學可一點也沒輸給其他新興學院。當「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詞於一九八〇年首次在聯合國大會提出,帶動此議題在二十世紀末發展,劍橋大學隨即在一九八八年成立永續領導力學院(下稱CISL)(Cambridge Institute for Sustainability Leadership, CISL),藉由培育相關人才,至今在全球發揮廣泛影響力。
英王欽點的永續領導力學院
一九八八年,在當時的親王查爾斯三世(現任英國國王)支持與贊助下,劍橋大學成立了永續力發展學院。當時的學院名為「劍橋產業課程中心」(Cambridge Programme for Industry, CPI),最初的使命是促進企業與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幫助企業領袖理解環境變遷對產業界的影響。
當時,永續議題才剛開始受到矚目。三十五年來,隨著全球對永續議題的重視日益提升,CISL在學術和教育領域大有突破,成為國際公認的永續領導力研究培訓機構,除了英國劍橋,在南非開普敦、比利時布魯塞爾都設有分部。
CISL的目標是持續培養永續議題的專業人才,透過他們在各自崗位上的影響力,將永續精神落實於業界。最重要的是,幫助企業在研擬策略時,將永續概念融入其核心架構,而不僅僅作為附加或補充性的內容。
CISL的特色是僅提供碩士學位課程,並設有入學門檻:必須具備至少三年的職場經驗。CISL永續新創專案總監維俄拉.賈登(Viola Jardon)指出,這個要求的背後,是希望學員能夠在實際接觸過產業的基礎上,進行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思考。她舉例說,CISL其中一堂課程探討:如何將永續策略帶入公司文化中?這樣的問題只有在學員曾親身經歷過企業文化後,才能更有建設性的討論和解決。
此外,CISL還提供多種線上課程,修習起來並不輕鬆。學員不僅需要完成規定的閱讀和影片課程,還須參與線上討論、完成作業,才能獲得學位。
劍橋大學副校長戴波拉.普蘭提斯(Deborah Prentice)表示:「CISL加速了永續精神的擴散力,一路蔓延到經濟體系當中。他們不僅更加確立了劍橋大學遍及全球的影響力,也顯示出學術界和企業界之間存在關鍵的合作關係,藉此帶來啟發,以及具有實證基礎的、帶領我們通往永續未來的最佳解答。」
永續領導力的四大方針
何謂「永續領導力」?對此,CISL提出了四大「領導力方針」,期望打造具備這些特質的領導者,將永續精神融入當代社會,即是:遠見(foresight)、教育(education)、號召(convening)、啟發(innovation)。
永續領導者需要具備「遠見」,透過開拓性的創新提案、深入探索的學術研究和資源統整,打造符合永續精神的產業體系;第二個方針是「教育」,即透過各種實體與線上課程訓練人才,期待CISL學生在畢業後回到業界,能夠發揮影響力。
教育的場域不僅在校園內,CISL也在全球各地廣開講座。以二〇二一年為例,CISL與全球知名品牌香奈兒(Chanel)簽訂合作協議,開設針對香奈兒員工的永續議題講座。同時,香奈兒也提供獎學金,鼓勵學生修習CISL的永續領導力學位課程。雙方在二〇二四年九月簽訂延長合約,確保這段合作關係將至少延續三年。
香奈兒首席永續發展官凱特.威利(Kate Wylie)表示:「CISL講座為我們的員工提供了寶貴的知識和工具,使他們無論在香奈兒內部還是外部,都能成為改變的媒介。這些講座非常吸引人,符合我們團隊的需求,激發了更多討論,探討永續議題在當代社會扮演的角色,以及我們能採取哪些實際行動來推動,共同承擔責任,支持香奈兒的永續理念。」
第三個領導力方針是「號召」,即能聚集各領域的領袖和資源,打造具有革新影響力的跨界聯盟。CISL商業策略總監班.凱勒德(Ben Kellard)指出,他們在布魯塞爾、西敏等地成立了「商業領袖小組」(Corporate Leaders Group),至今已運作超過十五年,就是期待能帶來這樣的影響力。最後一個領導力方針是「啟發」,即讓企業領袖更加意識到永續議題的急迫性。
關於人脈和資源匯聚的重要性,英國氣候變遷委員會(Climate Change Committee, CCC)執行長克里斯.史塔克(Chris Stark)點出其關鍵所在:「如果英國和其他國家想要透過改變,在未來打造淨零社會,企業就必須和政府緊密合作。CISL建立的商業領袖小組等組織,為政策制定者和企業領袖提供了寶貴的合作機會,從而有助於建構一個永續的經濟體系,這是一項極其珍貴的貢獻。」
此外,CISL還設立了一個名為「重新打造經濟體制」(Rewiring the Economy)的十年計畫,內容包含「以實際的商業活動來估算資本」、「設定以實證為基礎的目標,並且公開透明」等十個目標,對經濟體制提出挑戰。
CISL創辦人兼總監波麗.柯提斯(Polly Courtice)表示:「我們的觀點是,要打造永續社會,企業不能只是做出微小的調整,而應該成為重新塑造經濟體系的領袖。」
從What到How 重新打造遊戲規則
時至今日,CISL對永續議題的努力依然不變,但其所扮演的角色卻發生了改變。創立初期,CISL扮演開拓者的角色,探索永續發展究竟代表什麼(what)?而如今,他們則更聚焦於「如何」(how)將永續議題納入經濟體制,甚至與企業結合。
二〇二四年十二月初,CISL正式任命原代理執行長琳賽.胡波(Lindsay Hooper)為常任執行長。胡波上任後立即發表了深刻的分析:「如今,我們正處於這個十年計畫的中間點。在二〇三〇年之前,必須做出重大改變,才能讓全球的經濟體制有所轉變。但在當前地緣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領域的不斷動盪中,這項任務既缺乏明確的方向,也充滿挑戰。」
同時,胡波為CISL設定清晰的發展方向:「我們將專注於與民營企業的合作,從跨國企業到新創公司,從金融巨擘到下一代經濟領袖,我們都將提供支持,幫助他們做出實際的改變,重新打造遊戲規則,並在各行各業帶來革新,從航空業到建築業、從餐飲業到不動產。」
雖然CISL仍然在扮演「人才培育」的角色,但劍橋大學CISL並非單純迎合業界需求,而是致力於打造具備永續領導力的領袖,推動經濟體系重構,引領現代社會迎向一個永續發展的未來。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