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問世打破了許多傳統框架,如何適應變局並找到新定位,已成為當代生存的關鍵能力。被視為推行現代研究型大學模式的先驅之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不僅堅持創校初衷,也順應時代潮流,讓AI成為跨領域合作的橋梁,成為高教界關注的典範。
研究進課堂,學生也動手創新
一八七三年,美國巴爾的摩銀行家約翰.霍普金斯(Johns Hopkins)辭世,捐贈約七百萬美元遺產,創下當時慈善捐贈的新高紀錄。受惠的大學與醫院皆以他命名,三年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於一八七六年正式成立。
打從創校以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就強調學術研究與學術自由,為當時的美國高等教育帶來革命性改變,也奠定了美國研究型大學的基礎,至今仍留下許多對現代社會具有深遠影響的成果。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首任校長丹尼爾.吉爾曼(Daniel Coit Gillman)在就職典禮上強調,他們的使命是「鼓舞研究風氣的興起⋯⋯推動個人學術研究的成長,藉由每個人的努力與天賦,進而促進科學研究,乃至於整個社會的發展。」
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成立之前,美國大學多以授課與品格塑造為主,幾乎沒有系統化的研究計畫,教授的主要工作也以教學為核心,而非科學研究。
但吉爾曼認為,「教學」和「研究」密不可分,他將兩者並列為大學的核心使命,賦予教授教育者與研究者的雙重身分,也讓學生有機會直接參與研究。
至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在學術研究上已累積了無數開創性成果,涵蓋現代社會各項需求。小至發明CPR、氯化淨水技術、新生嬰兒心臟缺陷矯正手術,大至鑑定死海古卷真偽、設計隕石改道技術、探索人類技術可及的最遙遠宇宙,皆是該校一步一腳印建立的傲人里程碑。
醫工聯手,成果直接上線
對於研究的投入與成就,讓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長期名列各項大學評鑑榜單。二〇二五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World Report)大學排行中,該校位居全美最佳大學第六名,在最佳生物醫學工程、最佳公共衛生,以及最佳電腦資訊科技線上碩士學程等項目,更是高居全美第一名。
在二〇二四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大學排行中,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位居全球第十六名,其中醫學與健康類排第五名、生命科學類第九名、電腦科學類第二十五名、工程類別排名第三十七名。
從上述排名來看,醫學與工程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最引以為傲的兩大特色,也是其研究成果最豐富的兩大領域。
在醫學領域表現最突出的,除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Johns Hopkins School of Medicine)之外,還有「彭博公共衛生學院」(Johns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該學院成立於一九一六年,二〇〇一年為表揚傑出校友、前紐約市長麥可.彭博(Michael Bloomberg)而更名為現名。
彭博公共衛生學院是全美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公共衛生學院,目前擁有超過三千一百名學生與一千九百多名教職員,長期在該領域居於領先地位。自一九九四年《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開始對公共衛生類別進行排名以來,彭博公共衛生學院每年均位居榜首,顯示其廣受認可的權威性。
在工程領域,則由惠廷工程學院(Whiting School of Engineering)領銜。該學院的工程教育最早可追溯到一九一三年,當時校內開始開設工科課程,但尚未成立獨立學院。直到一九一九年,工程學院才正式成立,並於一九七九年重整後更名,以紀念在七〇年代協助重整工程學院的建築師與商人喬治.惠廷(George W.C. Whiting),沿用至今。
AI上場,手術實驗展新境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學術研究不僅歷史悠久,也在當代保持頂尖水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學校高度重視跨領域合作。近年來,隨著AI快速崛起,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更將AI定位為跨領域學科合作的重要橋梁,扮演關鍵角色。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院長希爾多.德威西(Theodore DeWeese)透露,學校近年正在測試一項AI文書工具,可協助醫師處理病歷記錄,讓他們能將更多精力投入與病人的溝通。同時,惠廷工程學院除了開設電腦科學、電機工程、認知科學、心理學和大腦科學等AI相關課程外,也在二〇二〇年推出少數先行成立的線上AI碩士學程。
二〇二五年七月,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在醫學與工程的跨領域合作下,利用AI取得重要進展,引起廣泛關注:他們展示的外科手術機器人SRTIH,已能在實驗環境中自主執行手術操作。
此前,輔助手術機器人雖已廣泛應用,但仍需由外科醫師遠端遙控。如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機械工程助理教授、該研究專案領導人艾克索.克里格(Axel Krieger)表示,SRTIH能適應錯綜複雜的環境,自主完成手術任務。
克里格指出:「過去,機器人僅能協助執行特定的手術小任務,如今這項突破讓它能理解並執行完整手術流程。」他以汽車自動駕駛系統作比喻,指出SRTIH已能「在多種條件下操作,並靈活應對突發狀況」。
在研究中,SRTIH於豬隻實驗模型上完成八項膽囊與肝臟切除手術。根據期刊《科學機器人》(Science Robotics)的分析,雖然手術速度仍略遜於人類醫師,但SRTIH展現出一〇〇%的精準度與高度穩定性,並能依據手術情況持續自我調整與優化,未來發展潛力值得關注。
當AI浪潮持續推進,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將繼續站在浪頭,站穩研究型大學定位,打造屬於現代高教的新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