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變化快速,單一知識無法應對愈趨複雜的問題,跨領域人才需求喊得震天價響。然而,有多少學生有心成為「π型人」?或是知道自己的另一隻腳該跨入哪個領域?文化大學推出的「跨域專長」課程必修,大力推了學生一把。
與其他學校的單門通識課程不同,文化大學是在既有的跨領域學習架構,包括通識課程、輔系、雙學位、各類學分學程外,新增「跨域專長」必修模組課程。每個學生都須修習本科系以外的六門十二學分跨域課程。
文化大學教務長方元沂表示:「並不是很多學生會選擇輔系、雙學位,所以我們利用全面性推動跨域必修,讓學生有機會了解另一個領域。」
從一○六學年度開始,文化大學新生入學後,除了顧好自己的本科系專業外,在導師,學生必須開始思考自己的跨域選擇,大一下填寫「跨域專長」模組課程志願序,大二展開跨域探索之旅,於大二兩學期內修完。
院系眾多,才開得出多元課程
文化大學擁有十三個學院、六十一個系、二個學士學位學程,這是推動跨域必修的有利條件。全校各學院各系,總共規劃約八十四個模組課程,每個模組包含六門課、十二學分,透過這樣的設計,主題課程面向更為完整,學生能有系統且更深入地了解領域知識,而不只是蜻蜓點水。
「考量到模組課程的學生來自不同科系,為了降低學生跨領域門檻,快速掌握知識要領,套裝課程的內容難度及教學方式皆經過重新設計,學院系會開出適合其他院系學生的跨域模組課程,以利銜接。」方元沂說明。
發掘興趣,進階輔系及雙主修
跨域專長模組課程可以做為輔系和雙主修的基礎,同學若有興趣再深入學習,能在十二個學分的基礎上繼續前進,完成輔系和雙主修的學位證明。
「推動跨域必修以來,選擇輔系及雙學位的學生確實有增加的趨勢,」方元沂說。他舉一位法律系學生為例,這位學生修了會計跨域課程,進而發展為雙主修會計系和法律系,之後順利考取律師及會計師雙執照,成為搶手人才,被頂尖律師事務所網羅。
方元沂本身就擁有法律和大眾傳播雙專長,他分享跨域背景的好處:「相較於其他同行,我自覺更擅長與非法律人溝通,也更能夠運用媒體力量推廣司法理念。」
跨域永續及數位,做好未來準備
經統計一○六至一○九學年度,文化大學被最多學生納入志願的跨域專長課程,由「心理與生活」連續四年蟬聯榜首,其他包括證券投資、ESG、全球化等課程也頗受歡迎。
因應永續趨勢及數位轉型,文化大學接下來將整合各學院及各學系力量,並於本學年度成立「永續創新學院」。初步將在下學年度推出永續發展及數位科技應用兩套課程,為學生的跨域課程提供更多選擇,協助學生做好面對未來世界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