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意 〉中山大學-金融人才這樣教:重視實務學習、帶學生海外參訪
2024-9-03

圖片提供﹕中山大學

中山大學國際金融研究學院,是臺灣第一所根據「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針對金融領域成立的學院,擁有相對充裕的資源,使得各種嘗試更有可能。

課程設計,與業界合作

國際金融研究學院轄下,有成立已三年的國際資產管理研究所,以及今年首屆招生的數位與永續金融研究所。因為「年輕」、沒有傳統包袱,更有利創新;一步打造出「實務」導向的人才培育基地。

為了不與業界脫節,研究學院直接找上臺灣二十二家主要金融企業,一起討論相關課程規劃、專業培育和招生策略、課程架構及教師資源等,從源頭開始確保培育出的人才,符合業界現在及未來發展所需,尤其著重金融科技、大數據分析、永續金融等專業能力養成。畢竟新時代的金融業面貌,早已和傳統金融大相逕庭。

延攬國際業界人才,師資陣容優異

國際資產管理研究所所長王昭文表示:「學院課程重視實務鏈結,師資也多是在金融業界任職的專業人士。」

課程安排貫穿兩年的商業模式創新實作課程,讓學生透過個案實作,摸索與定義企業痛點,解決產業界與金融業界面臨的商業模式創新問題。翻開師資名單,可以看到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 FRBSF)金融機構監管和信貸處處長和摩根士丹利的資深投資組合經理兼另類投資主管等人,陣容十分優異。

透過精心的課程設計及業界專家帶領,許多在職學生得以將所學實際應用於職場中。例如金融研究院第一屆即有學生的論文,是透過機器學習模型分析信用卡盜刷情況,成效甚至超越任職銀行內部既有模型。

國際化,鼓勵學生走向世界

受訪當下,人正在紐約的王昭文,帶著研究所學生參訪當地的MasterCard公司、仲量聯行(JLL)、IBM,以及頂尖大學等,這樣的國外參訪,是研究學院的年度例行盛事,「我們始終相信,讓學生見識國際知名企業的運作方式,可以打開他們的視野。」學生在MasterCard公司看到先進的全球異常情況監控看板;在IBM看到彈性靈活的工作模式,「臺灣金融業普遍較為傳統,創新改革步伐較慢,透過培育新時代金融人才,才能突破僵化框架。」王昭文說道。

國際化,是國際金融研究學院的一大特色。英語能力是進入研究所的基本要求,所有課程皆使用英語授課,此外,國際金融研究學院正與多所國際頂尖大學洽談開設雙聯課程,讓學生在本校及國外學校各學習一年後,一次拿到兩所學校的碩士學位。王昭文說,「我們希望培養學生的國際移動和跨文化理解能力,讓學生更勇於走出國門,飛得更遠、更高。」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2961928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