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 〉新宿舍計畫-全臺宿舍再造動起來 讓高教更有溫度、更貼心
2023-9-01

「如果要重新定義新世代的大學宿舍,我想引用吳思瑤委員說過的『宿舍不只是宿舍,教育更該實踐於生活!』這句話。」教育部「專科以上學校學生宿舍提升宣導團隊」計畫主持人、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主任王俊雄說。

過去,因為大專院校的宿舍可以向學生收取住宿費,被教育部列為不予補助的自償性建設,王俊雄觀察,「高教校園建築還停留在幾十年前的『功能分區』,學校專注於興建教學大樓、圖書館、體育館這類有補助的教學活動場所,宿舍則大多被流放邊疆,位於校園的邊陲地帶,距離其他場域都相當遙遠,興建經費與空間能省則省,裡頭的公共設施聊備一格,更別說臥室環境通常都不太理想,通常僅有讓學生回去『睡覺』的功能而已。」

這樣的想法需要轉變。「專科以上學校學生宿舍提升審查管考團隊」計畫主持人、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設計學系教授鍾松晉指出,「國外大學非常重視宿舍公共空間的規劃與設計,尤其是『共享』的概念運用,以共享廚房為例,來自各國的國際學生在明亮、乾淨的廚房製作家鄉菜,和同學交流、分享,就是很好的人際互動模式,也是學習群居生活的好地方。」

專屬宣導團「補課」,新宿舍設計令人驚艷

終於,在二○一九年九月教育部投入五年五十億「弱勢學生助學計畫精進措施(校外租金補貼)暨新世代學生住宿環境提升計畫」之後,宿舍的再造有了轉機。

「新世代學生住宿環境提升計畫」主要採取經費補助的方式,從公共空間質與量的改善,帶動整體宿舍環境提升,包括大學宿舍公共空間及基本設施,「量的部份,我們希望能比照一般住宅大樓的標準,要求新建宿舍公共空間都要達到百分之四十五,舊宿舍整建也要想辦法達到百分之四十二」至於「質」的部份,王俊雄表示,宣導委員之間也有一定的默契與共識,「除了生活上必備的共享廚房、洗衣房等基本設施之外,最好能帶有創新元素,不要有太多固定性設備如壁櫥、高低櫃,只要簡單地運用家具、燈光、色彩搭配,成為學習空間的延伸,融入每個學校的教學特色。」

教育部自一○九年委託實踐大學,王俊雄主任辦理「專科以上學校學生宿舍提升宣導計畫」,宣導團體除了召開宣導說明會之外,還要分為北、中、南、東四區,成立專屬輔導團,為有意申請「新世代學生住宿環境提升計畫」的大專院校「補課」,手把手輔導各校認識計畫內涵,邀請作為宿舍使用者的學生和校方、建築師共同召開會議、凝聚共識。經確認建築師的設計符合計畫內涵,也獲得學生與校方認可,即邀請部分審查委員召開預審會,透過這樣的方式先了解需要補強、改正的地方,讓後續召開的審查會能順利通過。

於是,在審查會中,新宿舍運動掀起的巨浪一波波來襲,審查委員們看到了許多令人驚喜的成果。包括實踐大學為了展現以「設計」立校的風格,在「INNER HUB  第三宿舍新建工程計畫」中,不僅規劃了公共展覽大廳,作為設計相關課程的展示空間,交由不同設計科系主導、更換展覽主題,還配合設計人特質,設有大型Lounge空間,可供放鬆休閒、辦理發表會之用;臺北醫學大學「第二學生宿舍」則因醫學生反應課業繁重、生活忙碌,需要靠運動紓壓,對於運動場域的需求量比其他學校還大,於是將一、二樓結合學校球場,連頂樓也另外設置球場供高樓層住宿生使用,建構出獨特的醫學院宿舍識別性。

寢室設計尊重個人空間

鍾松晉認為現代宿舍的概念之一,包含學習尊重每個人的獨立空間。所以在個人空間部分,「我們希望各校盡量摒棄六人房的設計,給學生合理、舒適的個人空間,以二人房或四人房的套房為原則。」

不過,也有學校反其道而行,包括成功大學、東吳大學皆保留六人房的設計。原來,校方有感於現代學生缺乏群居生活,而大學時期也許是唯一的機會,所以除了透過這樣的方式強化室友的情感連結之外,鍾松晉說:「成功大學規劃了大範圍、可與外界串連的公共空間,鼓勵學生從狹小的寢室走出來,多利用各種公共設施與交誼空間,與外界互動。」王俊雄則提到東吳大學宿舍自治的優良傳統,「學生們有一套傳承已久、非常具有組織性的自治規範系統,他們希望維持這樣的良好傳統。」

在寢室規劃設計上,也必須避開建築物樑柱的設計,「更重要的是,現在一般都是下面為書桌、上面為床鋪的書桌床組設計,有一些床組偏高,學生起床還半夢半醒時,一坐起來頭就容易撞到天花板。」這是王俊雄在設計圖檢視上、常提醒校方的重點之一。

「改變舊有觀念」成為最大的挑戰

在整個新宿舍運動進行的過程中,從前期到後期,牽涉到思維邏輯轉換都是最大的挑戰。

宣導團隊須適時擔任學校與設計師的橋樑、同時讓負責興建、監工的總務處與後續管理宿舍的學務處跨部門彼此合作,都是莫大的挑戰,王俊雄談到宣導團隊最大的成就感來源,「幸好我們團隊內的老師許多也身兼建築師、設計師,也了解學校運作,可以把圖紙上的抽象圖樣轉化成一般語彙,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看懂設計師希望傳達的理念。」

在宿舍提升審查管考團隊主持人—鍾松晉面對的最大挑戰,則是部分學校在審查通過之後,以各種理由變更公共空間的使用目的。 或是有學校以令人驚艷的設計獲得補助後,卻罔顧原設計師精神,僅以壓縮經費為考量進行宿舍改造,以各種理由變更公共空間的使用目的。並不是在同一個位置,如圖隨意選一張椅子放上去,就等於設計圖重現,如果影響學生使用公共空間的權益,當然是不允許的,這完全不符合計畫精神,委員們不會同以變更。

在高教面對少子化衝擊、國際排名待提升的困境下,藉由新宿舍運動釋出床位、重塑校園空間規劃,從硬體的提升帶動軟體,讓宿舍融入大學校園生活,甚至以宿舍為圓心,建立起多層次的網路關係,甚至讓心理輔導室等處所搬入宿舍,也不無可能,若能以超前二、三十年的思考邏輯進行宿舍規劃,這一波新宿舍運動,勢必能帶給台灣高教界更深遠的影響。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2992236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