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意 〉OpenAI-聰明提問比回答更重要,高教應對ChatGPT這樣做
2023-5-05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近期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浪潮席捲全球,影響廣及人類社會的各個層面。就教育來說,當ChatGPT能夠「代勞」出題、考試、寫論文、寫作業,甚至較人類表現得更好之後,教育界該如何以創新思維因應?亞洲大學於三月十三日舉辦的「ChatGPT在高等教育和產業發展的應變及創新」論壇,回應了此一提問。

在論壇中,亞洲大學校長蔡進發表示,AI帶來的衝擊,猶如個人電腦問世、網際網路的使用般,將啟動世界變革,我們必須正視未來是人機協作的共存社會,提早做準備。亞洲大學講座教授黃光彩則指出,ChatGPT是一種有潛力顛覆現有內容生產模式的語言模型,可以相較過往十分之一的成本、卻是百倍甚至數千倍的速度滿足海量內容的需求。

在AI科技的不斷進步下,政治大學校長李蔡彥直言,教育的角色將面臨重大挑戰,不必將AI視為洪水猛獸,而是應該將之視為工具,例如ChatGPT,教師若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反有助學生銜接未來就業。

成功大學副校長郭耀煌則指出,ChatGPT掀起新一波AI熱潮,顯示人類正一步步來到人工通用智慧的轉折點,工作型態乃至於教育模式都可能受到衝擊,產業AI化的步調將再加速。因此,臺灣如何展現大格局創新思惟及落實策略,有效因應此波全球AI賽局,是產官學研必須積極做好的功課。

善用AI ,「提問」成為關鍵能力  

面對ChatGPT的快速進化,人類究竟該如何自處?教育界該如何培育AI時代的人才?論壇多位專家一致認為,在AI新時代中,「提問」成為關鍵能力。政治大學校長李蔡彥將ChatGPT描述成一個「平庸的智者」,擅長回答各式各樣的問題,但缺乏獨特的創意。因此,善用AI提升競爭力的前提在於:你必須懂得問問題、下指令,才能讓AI回答得更有深度、更有創意。在未來高等教育和產業中,善於提出問題、將比回答問題更為重要。

事實上,在ChatGPT爆紅之後,「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成為了熱門議題。「提示工程」是透過對AI提出正確、適當的提問及指令,引導AI產生更好的結果。負責提問及下指令的提示工程師也被稱為「詠唱師」,在此波AI風潮下已成為熱門的新興工作。

AI浪潮無法擋,善用AI可以大幅提升個人及產業競爭力,然而,在擁抱AI的同時,我們應該警惕其可能帶來的風險。在使用過程中,我們必須重視AI的不精準甚至是錯誤回答,以及倫理問題。

哈佛大學教授張智威提出以批判性思維的步驟「蘇格拉底對話法」,可以進一步優化AI的使用。此種對話方法是透過彼此之間不斷的詰問,使對話者澄清自己的理念、想法,讓談論的課題更為清晰。張智威指出,在問ChatGPT問題時,應該針對每一個原因的證據及出處,進行信賴度、邏輯有效性的評估,就不會因為提問技巧不足、而錯怪ChatGPT文不對題。

照片提供:亞洲大學

制定ChatGPT使用指引 ,優化教學

ChatGPT向大眾開放後,各種應用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教育現場可以怎麼做?清華大學教務長巫勇賢建議,教師可以先將試卷的問題提交給ChatGPT,然後根據AI提供的答案設計考題。政大校長李蔡彥也舉例,政大傳播學院教授李怡志教導學生如何透過「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生成EXCEL函數與指令。

然而,AI的使用也帶來了疑慮,臺灣多所大學已針對AI使用訂出指引。例如清大率先成立全國首個工作小組,希望能為教師提供指引,並激發教學創新,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超越ChatGPT與AI。

臺灣大學則已公布ChatGPT校園使用指南,臺大強調,對新興科技的發展與使用,一貫採取正向接納態度,由於AI輔助與人機協作是未來發展不可阻擋趨勢,決定將ChatGPT視為教學優化的契機。

教師教學方面,臺大建議在課程一開始,就將相關規定明白標示於課程大綱內,藉以和學生達成共識、避免爭議。在學生端,臺大建議學生「避免過度依賴」,若使用ChatGPT撰寫課堂作業,應明確標註使用ChatGPT 產出的內容,讓讀者瞭解作者使用哪些資源來支持自己的論點。另外,使用AI生成內容一定要進行資訊查核,確保遵守學術倫理及學術誠信的要求,不得涉及抄襲或違反著作權。

各界也呼籲政府制定相應規範,應對AI在教育領域的影響。對此,教育部已表示,將會與各大學交流意見,進一步了解相關規劃和想法,供教育部未來相關政策參考。

培育未來人才,養成批判及深層推理能力

臺灣需要以全視野角度制定和推動AI政策,臺灣需要以全視野角度制定和推動AI政策,避免偏見或短視。成大副校長郭耀煌提出三個建議,首先,要站穩人本教育立場,建構有事實根據的AI教育政策,並發展虛實整合的AI教學場域及教學資源。其次,要強化數據基礎設施,集中人才設立國際級AI前瞻研究中心,並加速AI教學創新研究,以建構有事實根據的AI教育政策。最後,要搭配數位轉型,加速中小企業導入AI應用解決方案。

若要實現上述目標,郭耀煌強調,AI是一個具有極高風險和不確定性的技術,涉及倫理、道德、法律等問題。因此,臺灣應該在國際交流合作中,推動AI治理的國際規範,確保AI技術的發展不會對人類社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隨著AI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普及,學界和產業界密切關注其影響,以便確保人類和AI之間的協同工作。對於高等教育而言,培養學生在創新、批判性思維、深層推理及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將變得較以往更為重要,如此學生才能充分利用AI的潛力,應對AI強勢主導的新世界。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3049194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