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跨域 〉慈濟大學-啟動第三人生,重塑學習與老化
2025-11-05
文字/陳玉鳳 圖片提供/慈濟大學

隨著社會邁入高齡化,如何讓長者在晚年持續學習、維持健康並與社會連結,成為大學教育的新課題。慈濟大學以跨域思維回應時代需求,從「青盈健身俱樂部」到「第三人生大學」,結合健康促進、科技應用與青銀共學,帶領長者重新定義「學習」與「老化」的意義。

青盈俱樂部出發,健康喚醒生命熱情

面對高齡議題,慈濟大學以「健康、快樂、有尊嚴」為核心理念,結合教育與社區力量,為長者打造兼具運動、陪伴與學習的嶄新場域。二〇二一年,慈濟大學主任秘書温蕙甄教授於校園內創立花蓮第一間「「銀髮健身俱樂部」,後來更名為「青盈健身俱樂部」,以「青年之青、豐盈之盈」象徵長者也能青春洋溢、豐盛盈滿並拓展讓大學生能與長者青銀共學。俱樂部自成立以來,已在校園成立第二間,累計服務超過五萬人次。花蓮縣銀髮健身俱樂部也以此據點為模範,從校園走向社區,已拓展至五個據點。

俱樂部不僅是運動空間,更是一個重新定義老化觀念的平臺。學員年齡從四十五歲至九十一歲不等,平均年齡超過七十歲,但每位成員都帶著笑容流汗。温蕙甄說:「我們希望大家能在運動中找回自信與尊嚴。」

例如,一位印刷行老闆娘在六十歲踏入校園開始運動,從此改變生活,也影響了先生;還有一位七十歲退休郵局經理,原本是俱樂部學員,之後更考取體適能指導員,帶領同齡人運動,「他最懂長者需要什麼,因為他就是這樣一路走過來的。」温蕙甄說。

慈濟團隊更導入運動科技概念,透過智慧手錶、血壓監測與雲端資料及姿勢辨識系統,確保安全與成效兼具。「很多長者會比賽誰燃燒最多卡路里,讓運動變成一種樂趣。」温蕙甄笑著說。

青銀共學,跨世代互動的教育實驗

慈濟大學將高齡教育納入大學體系,形成「青銀共學」的典範。學生透過課程實習參與長者運動,觀察、協助並互動,從中培養尊重與同理。温蕙甄指出:「一開始,學生以為長者動作緩慢,但實際看到他們運動後,反而驚訝於那份活力。」許多學生回饋,親眼見證長者健康的樣貌後,也更能理解家中長輩的需要。

「長者希望把經驗傳給年輕人,學生則從長者的故事中學會傾聽,世代之間的鴻溝就在運動與笑聲中被縮短。」温蕙甄說。
為擴大影響力,慈濟受花蓮縣政府邀請,協助培訓業界教練指導高齡族群。温蕙甄指出,許多健身教練過去因擔心風險而不願接高齡課程,學校為此設計兩天密集課程,講授老化生理、運動處方與心理支持。

「我們希望教練理解,長者不是脆弱的,而是需要正確方法的學習者。」這樣的模式不僅帶動在地健身業者改變,也讓運動成為社區健康的新力量。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參觀人數:3942951
Copyright © 2015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Bi-monthly All Rights Reserved 設計製作: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